午后,百姓们站在了大豆的田地外面,看着被组装起来的大家伙在那轰轰轰。
这里搭了一个台子,朱元璋等重要人物坐在台子上等待。
大豆联合收割机上站了几个人,准备大麻袋和铲子。
伴随着一声令下,收割机开始前进,前面的豆秧一律被贴着根割断,豆秧带着豆荚进到里面,又一次被碾压、切割粉碎,豆粒分离走,其他的秸秆掉到下面的传送设备上。
后面的人开始套麻袋,一部分装粉碎了的秸秆,一部分收大豆,装一麻袋就扔到旁边一麻袋,收秸秆的麻袋明显比正常的麻袋大好几圈。
眼看着大家伙一路走一路上的大豆被收走,百姓们瞪大眼睛。
两刻钟过去,有人喊:“收了三亩多,看位置。”
黄里长激动不已:“陛下,虽说抵不上二三百人,却也很快了。”
“一人一天能收多少大豆?”朱元璋问。
旁边的朱标、朱樉同时回答:“两亩。”
黄里长点头,表示没问题,确实就这个速度,下面的豆秧不好割,硬。
“两刻三亩,一个时辰十二亩,十二个时辰一百四十四亩?七十二个人?
大豆直接脱粒了,豆荚和豆秧已经切碎了,这个也得算人工吧?
得有人在那里装麻袋,能不能把那几个人给去掉?更节省人力。”
朱元璋算一下,差不多是一台设备顶一百个人,不到二百,除非造个大的。
里长出声:“陛下,功能越全面,精度控制要求越高,有那个资源,不如多造几台收割机了。
现在这个属于速度压住了,还能快,现在试机,先让设备磨合一下,等再过一会儿,一个时辰能收二十五六亩。
自动供袋、捆扎结构组件,比人工贵,属于易损件,是一套,得挂动力,那么主设备里面要加相应的零件。”
里长不同意全自动,核算过的,后期维修非常麻烦,但是有那个设计图纸,随时能造。
“哦~~”朱元璋颔首,放弃了全自动的打算,转而问:“还能做大一些吧?”
“能,只是没有必要,同时对金属的要求提升,前面的平台大了后,金属有自重和强度。
如竹竿一样,越长的竹竿横着架起来远端下垂越大,铁也如此。
咱们造这东西就是结实、耐用、好维修、成本低、生产容易、操作简单。”
里长还是拒绝造更大的,大的拆成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