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了儿时的家乡,回道了他与关羽相识的那片枣林!
原来,在关羽为人“看家护院”之前,也曾卖过‘红枣’。
——卖枣必“打枣!”
而打枣的故事,就要从关羽小时候说起。
关羽是河东解良人,并非出身名门。
但就像是每个父母都有着望子成龙的想法。
在关羽年少之时,他的父母省吃俭用供他去私塾读书,盼关羽学得一些诗书…
但是关羽的成绩一塌糊涂,众多书籍中,他唯独对《春秋左传》感兴趣,走到哪里都把《春秋左传》带在身上,时时刻刻的读,更是幻想成为《春秋左传》中那些武艺高强、锄强扶弱、匡扶社稷、义薄云天的英雄!
故而…
学业荒废,更多的心思放在练武上。
偏偏关羽练武的天赋还不错,机缘巧合,得刀神“唐斩”传授刀法,有幸学成一招半式的刀法。
怎奈父母病故,这让关羽那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为了生存,只能靠卖红枣为生。
恰恰,卖枣就必须要“打枣”。
在北方农村生活过的都知道,北方打枣用的是一根长杆。
打枣有点儿类似于“劈砍”,偏偏枣树又有很大的弹性,每每挥砍上去,枣树的反弹会将更重的力反馈回来…
一来二去,春去秋来,关羽每天疯狂的打枣,几年下来,竟成功的练出了一身力气,就连刀法也更纯熟了许多。
甚至,他将这封力气与刀法融会贯通,创造出了属于他自己的“春秋三十六路”刀法,更是着重练成了前三刀。
不夸张的说,单论前三刀的爆发力,就是吕布碰到了也得哆嗦一下。
而他与徐晃的结识,正是因为一次打枣,徐晃见关羽力气齐大,打枣也有章有法,他自己也尚武,于是就心痒难耐,两人斗了起来。
整整一百个回合,最后关羽略胜半招。
不想打斗之余,徐晃一个不小心竟劈坏了几棵枣树。
这下,主家不干了,要赔偿…徐晃本欲说出实情,哪曾想…关羽只说是自己打枣时不小心劈坏了,可以留下来做工赔偿。
为这事儿,关羽给主家做了一个月的工,徐晃便陪了一个月。
这一个月期间,两人白日里一道做工,晚上就比试武艺。
这使得两人的武艺更是突飞猛进。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让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