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了(1 / 3)

今天老师短信提醒,我才想起来我还有选修作业还没有交,今天不交毕不了业。

为什么我临近毕业还要交选修作业,因为之前咸鱼了,选修一直在摸鱼,现在到了不得不面对的时候。

这学期我选的是和《易经》有关的课程,具体什么东西我忘了……总之期末作业是《天干地支五行对世俗文化的影响》,我选修课都没上过几次,我怎么知道有什么影响……

于是仅凭我那一丁点知识储备外加百度神器和疯狂翻书,专(瞎)心(姬)认(霸)真(写)了一下午。于是说好的爆发又没有了。

我肯定,我学校现在真的没事了,明天一定爆发。

为了证明我不是在骗人,粘贴下一下午的成果,事先声明,我这是胡编瞎写的,别当真。

天干地支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组合形成了古代纪年历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

天干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纪元,最早记日,最早可追溯到殷墟的出土。而《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等先秦经书也明文使用了干支来标注时间。

如《左传·隐公元年》记载“冬十月庚申,改葬惠公。”《公羊传·隐公二年》记载:“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

但是此时的干支并非我们今天使用的干支纪年法,此时的干支使用的是“岁星纪年法”。

西汉大一统之后,由于社会稳定,哲学思想和科学蓬勃发展,人们发现岁星纪年法用久之后就与实际天象不符。于是必须改革历法。刘歆提出超辰法,但是并未被广泛应用。

汉初定制了《太初历》,但是使用起来比较混乱,可能正因如此,司马迁著《史记》之中鲜有用干支来标注时间。

一直到东汉章帝时期,朝廷明确规定了四分历,干支纪年法终于被确定。而东汉班固著的《汉书》中,干支记日也重新出现。

而李唐之后,干支除了记日,也被用来记时、记月、记年,并且延续至今。

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不息,不可不说是老祖宗令人惊叹的大智慧。

但是干支最早并非用来记时,它来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

天文上把黄道平面划分为十二

最新小说: 重生之都市仙圣 轮回开端之应聘者 我夺舍了始皇 诸天之无限召唤 武神皇庭 我的神通全靠捡 聊斋假太子 诸天仙武半侠传 修真大福星 打造诸天第一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