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种师道看来,他主张求稳,一定要保住如今占领敌西京的伟大战果。
其实,种师道等各路西北军主将的潜意识中,果真就真心希望大宋迅速灭掉夏国吗?
他们的答案,或许不一。
在他们的潜意识中,都已经习惯于世代镇守大宋的西北,不敢说是“养寇自重”,但起码有了强敌夏国的存在,他们才有现在的地位,他们的子孙后代中较优秀者也都能世袭为将,领兵镇守西北的某一州,堪比唐朝的藩镇节度使。
种师道在回答赵官家的问题时,他或许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心思,只不过在他潜意识中尚存“夏国不可能轻易被灭掉”在作怪。
种师道凭借自己与夏作战的经验,以及祖先参加数次伐夏之战的失败教训,迫使他在骨子里,力主伐夏时绝不可操之过急,一定要求稳!
……
“微臣率部镇守大宋西北多年,深知党项,民风剽悍,兵将骁勇,擅于骑射。夏国兵将喜速战,却甚惧消耗战啊!”
“微臣还听闻,夏国国都兴庆府,城防坚固,城内兵精粮足。若我军强行攻其城,必会损兵折将甚众,亦不见得能攻克兴庆府啊!”
赵吉有些不耐烦,问道:
“以种老爱卿之见,该如何伐夏吧?又该如何攻克西夏国都呢?”
“微臣建议,我大宋伐夏的数十万大军,应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徐徐推进至敌京兴庆府城外,先围而不攻,消耗敌军……”
赵吉闻言皱眉,打断种师道的话,再次问道:
“朕想知道,依爱卿之计,何时才能攻克夏国京城呢?”
种师道看到赵官家脸色阴沉,虽然他心中有些惶恐,但他却坚持己见,按自己心中推算出的时日,如实答道:
“如此,若想攻克夏国国都,少则三个月,多则半载一年。”
赵吉轻轻摇头,微眯双目,不怒自威,冷冷道:
“种老爱卿之计虽稳,却失之于缓。”
种师道闻听圣言,他心里是不服气的,但表面上还是表现出诚惶诚恐的样子。
“朕深知党项民风剽悍,夏国将士用命。正因如此,若我军逐城而攻,必会陷入持久的消耗战中,届时夏国各地尚处观望的各部族,看朕御驾亲征伐夏,却并不能攻克夏都;
“其数路地方部落兵马长途来援夏国国都,朕与十几万伐夏的大宋官兵,岂不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吗?”
种师道闻听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