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典是老军伍了,很快就看出这些军兵与其他大明军兵的差别。
要论队列严整,这些兵丁肯定谈不上最好的,但是论起兵丁的精气神儿,却很有些不同。
这些兵丁脸上带着一种独特的昂扬和自信,好像整个人从内到外的绽放开来。
而大明其他营伍的兵丁,其实长得再魁梧再彪悍,队列再严整,那些兵丁脸上难免都带着麻木和顺从。
即使一些作风以野蛮粗鲁著称的营头,那些兵丁脸上带的也是凶狠和桀骜不驯。
朱大典注意到,这些兵丁装备各不相同,有些兵丁是无甲状态,手里只拿着一杆红缨枪,有些队列里的兵丁则全副武装,身着重甲,手持钢枪,装备极为豪华。
仔细观察这些兵丁的装备配置,朱大典奇怪的问旁边的张国维。
“玉笥,这些莫非是义乌的戚家军?”
“六王子在义乌停留了四天,差不多把义乌兵抽空了,倍磊几乎是倾巢出动。”
朱大典惊讶的问道。
“这位六王子是怎么说服倍磊和孟章公的?”
张国维其实也不知道朱弘栋是怎么说服的。于是他露出一个神秘的微笑,并不答话,让朱大典自己去体会。
随着一队队军兵整齐踏步的从眼前走过,朱大典发现,这些军兵投向朱弘栋的眼神里有着明显的敬爱之情。
这种现象让朱大典极为惊讶。
“玉笥,这位六王子收拢这支军队以来,总共有多长时间?”
张国维在心里默想一下,给出了答案。
“总共七日。”
朱大典捻着胡须的手微微一顿,沉思片刻,感叹道。
“天生的将种啊!”
张国维嘿嘿一笑,也不知道在笑谁。
“六王子也就是赶上了乱世,否则注定会埋没在高墙之中。”
“六王子生逢乱世,可以尽展所长,却无法安享荣华富贵,也不知幸或不幸。”
朱大典深有同感,大明朝对待藩王的政策就是如此,把人圈起来用荣华富贵养着,其他什么事儿也别想干,稍有作为,就会被认为有谋反嫌疑。
这事儿也没法说,谁让大明朝发生过燕王朱棣靖难之事呢!
自靖难之后,朝廷自然会对各地的藩王严防死守。
也就现在崇祯爷吊死在北京,半壁江山被鞑子占据,否则像六王子这样,胆敢染指军权的藩王,早就被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