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听到这里,就想要点亮蒸汽机的技术,后来想了想,蒸汽机涉及的方面太多,没个半年一年时间,很难打磨出一台实用化的蒸汽机。
现在战争迫在眉睫,不应该分散军械厂的技术力量,先因陋就简,把清军的进攻势头顶过去,先站稳脚跟,求得生存之后,再寻找攀爬科技树的机会吧。
“王爷,即便是在半年前,微臣也绝对不敢想象会亲手建立这么庞大的一个大量应用各种机械的工厂。”
“这整个军械厂里面,有太多是从前想都不敢想,或者干脆超乎想象之外的东西。”
“如果没有王爷的指点,很多东西,我们哪怕钻研一辈子,恐怕都达不到现在的水平。”
“这简直是神乎其技!巧夺天工!”
张天伦陪在朱弘栋身边,看着亲手建立的这个复杂而兴旺的军械厂,一脸自豪和感慨。
朱弘栋同样很感慨,只不过他的感慨和张天伦的感慨完全不是一个方向。
朱弘栋发现,明末这个时期,华夏大地上的技术水平已经相当高了,似乎正在孕育一种质的变化。
如果没有朝代更迭,也许,这片土地上会孕育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也未可知。
就比方说这个军械厂,朱弘栋提供的只是一种来自后世的视角,指出成功的方向,具体的工作还是靠明末的工匠们实现的。
朱弘栋只是那个捅破窗户纸的人,只是那个打开窗子的人。
他只负责提供理论方向,具体的技术细节,技术实现,他基本上没怎么参与,全靠明末这群人。
比方说各类机床,以及水利的应用,这些真的只是一层窗户纸,并没有脱离明末的技术水平。
这些明末的匠人,在他的指点和资金供应下,一手一脚的打造出这个近代化的工厂,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
“张大匠,我觉着,既然现在这个位置水利已经利用到极限,那么索性将不关键的工序转移出去,比如木材加工,就完全没必要继续放在军械厂里。”
“可以再往东一点,在金华江上游,另寻一处合适的地方,建设一个分厂,将非关键工序挪到那边去;这里作为总厂,只需要负责最关键的部分就行了。”
张天伦觉着王爷这个想法不错,不过想要实现这一点还有个问题需要解决。
“王爷,建设分厂没问题,但是您得给钱了!”
朱弘栋听了一乐。
“行,钱不是问题,哪怕新军少发点饷银,也必须要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