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香江的游览圣地之一,众多别墅豪宅遍布于海湾的坡地上,美景无双。
“林先生,久仰盛名,欢迎到我家来做客。”
夫妻二人在院落门口迎接,梁凤怡和丈夫黄宜弘特地来到豪宅的院门口迎接,充分显示出了对林为民的重视。
进了宅子,寒暄几句,林为民跟梁凤怡谈起了他这次来的正事。
梁凤怡专注于写作事业时间不长,但产量极高,几年时间创作字数便超过了百万字。
“小说能够被引进到内地,我就很知足了。”
在聊到小说引进出版的问题时,梁凤怡说的非常坦率。
她很清楚国文社在国内文坛的地位,其中又有新h社牵线,来洽谈合作的又是林为民这样闻名海内外的人物,梁凤怡感受到了来自国内的充分重视,交流起来也充满了诚意。
在梁凤怡家中聊了两个多小时,午饭后林为民打算告辞,梁凤怡的丈夫黄宜弘却拿出了一本《大明王朝1566》,让他签个名。
玩笑了两句,签好了名字之后,林为民告辞而去,还带走了一整套梁凤怡的出版书籍,这是她事先准备好的。
人家要引进她的小说,自然要经过一番研读和筛选,才能确定最终要引进的书目。
从梁凤怡家离开后的第二日,林为民联系上了刘以鬯,刘以鬯约他在太古城见面。
自1983年京城一别后已经过去了七年。
七年时间,刘以鬯已经年过花甲,这几年时间虽然虽未见面,但通信、电话不绝,林为民向刘以鬯推荐了众多内地作家,这些作家的作品也得以通过《香江文学》与香江的读者们见面。
不仅扩展了内地文学和这些作家在香江的影响力,同时也让这些作家们收获了不菲的稿费。
两人再次见面感觉分外亲热,聊了好一会儿,刘以鬯邀请林为民前往湾仔摩理臣山道的《香江文学》杂志社。
两人一到编辑部,刘以鬯便让人拿照相机来。
他将林为民拉到门口林为民一头雾水,“这是做什么?”
刘以鬯给他解释,这是《香江文学》自成立以来的一个传统,但凡有作家到访,不管有名无名,都要在编辑部门口留一张影,以示尊重,也算是一种纪念。
“为民,这照片登在我们下一期照片上可以吗?”刘以鬯征询林为民的意见。
照完的作家照片要发表到《香江文学》下一期的杂志上,这也是传统。
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