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扑过去,林哥扑过去,那些武警战士更是疯了般端着枪冲上。
小闹闹声嘶力竭地通过扩音器喊着让大家千万不要动,而夜总会的人们,则几乎全吓傻了…
好在,这次我总算没有白费心机!
…
事后,当我和心理学老教授,我的大学导师说起今天这一幕时,他少有地对我表示出赞许的态度。
印象中,除了在课堂上分析那桩丈夫和奸夫联手杀害农妇的案子时,老爷子曾不吝赞美对我大加表扬之外,我还真想不起他曾有过几次如此夸过我。
按照他的话,我第二次绞尽脑汁的设计,其实是利用了人性心理中一个被称为‘否认-逃避期或者否认-逃避潜伏期’的心理反应。
当犯罪嫌疑人(越狱在逃犯)在潜逃初期阶段,由于心理上始终存在着一种‘自己难逃法网,随时可能被警方发现、被群众举报’的潜意识心理暗示,因此他们吃不好、睡不香、几乎不会相信任何人,整日惴惴不安,疑神疑鬼…
这种情绪,甚至在那些多年逃避法律惩罚的家伙身上同样存在,我曾经看到过很多报道,当在逃多日的罪犯终于被逮捕归案那一刻,他们的反应竟然大都是---如释重负。
很多人都会说一句类似这样的话,“现在,我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也不用担心饭吃到一半别人碰洒一杯水,就会以为警察来抓自己,吓得掉头就跑…”
实际上,否认-逃避期并非特指犯罪嫌疑人群体的心理情况,一般人对于自己不愿意相信或者承认的事儿,也会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心理。
只不过,因为犯罪嫌疑人的情况相对更特殊,因此,他们这种不敢面对自己所犯下罪行,逃避法律惩罚的念头背后,往往会在其身上将‘否认-逃避期’的心态表现得更极端、更鲜明。
而我,正是充分利用了这一点!
受到外界强刺激的瞬间,只要不是心理素质特别过硬的人,往往会有‘自己已经被别人发现,再也否认不了’的念头,他们的否认-逃避心理将彻底崩塌,同时第一反应就是---逃!
此情此景下,我现在根本判断不出究竟谁是越狱在逃犯,因此,既然我无法找到你,那好,请君入瓮,老子等你自己主动跳出来!
一系列谋划,我将其总结如下:
先是通过电影拍摄来渲染神秘感,同时安抚那些心里没有鬼的吃瓜群众们,并且始终引导夜总会酒客的注意力集中在我们几人身上。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