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前韩国人的团队得出结论,李良是一个个人能力很强的前场组织者,而且兼具非常突出的终结能力。
施蒂利克在赛前就断言,李良的上场对于中国队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
这名队员强大的个人能力固然会让对手面临巨大的危险,可是对于本方的攻防体系而言同样会形成极大的风险。
队中拥有强大的球星的时候,其余队员很容易产生依懒性,在遇到压力的时候把球交给阵中最强之人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施蒂利克当时自信的说道:“我希望中国队把球都交给李,这对我们而言才是最有利的局面。
我相信你们完全可以集中力量防住他,其余人只要注意切断他和别的中国球员的联系,那么中国人的进攻就很难威胁到我们!”
然而到了现在和这位德国人的印象大相径庭的是,李良在场上的勇猛表现更像是一个跑不死的“B2B(只能覆盖两个禁区的全能型中场)”。
施蒂利克也已经看了出来,李良正在用极具威胁的穿插跑动不断的拉开空档,这名球员甘愿在场上做出极大牺牲在攻防两端帮助着队友们。
施蒂利克越来越紧张,他和车杜里交流了起来:“李这样踢,让中国队的整体性越来越强!”
车杜里咬了咬牙,依然坚定的回道:“请放心,局势一定会重新回到我们手中,他们只靠李一个人不可能压倒我们!”
车杜里的判断依然基于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中国队漫长的挑战韩国的岁月里,不乏场面占优的情况,在东亚的比赛里中国队甚至以3:0完胜韩国,然而至少在奥运会预选赛、亚洲杯还有世预赛这样的国际正式比赛当中,中国队却依然无法捅破逢韩不胜这层窗户纸。
近年来中国队已经可以在和韩国队的对抗中做到场面或者数据不落下风,但是就是怎么也赢不了。
话虽如此,韩国队的场上队员们却明显忌惮了起来。
闻磊的两次越位进攻早就让韩国队员紧张了起来,这一回他们感到面前的对手完全是来真的了。
韩国队的整体队形开始后退,三条线之间尽量注意压缩空间和距离。
经验丰富的寄诚庸和李良形影不离,他利用自己的身体优势试图把李良逼回后场,很快他就发现,自己的恫吓对这位红色17号似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主队替补席上几位意大利助教喜形于色,他们中国队在场上渐渐开始能拿住球了,整体攻防比起开场前半段大为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