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学员最多能够容纳一千多名学员,只不过实际上一座学院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学员来报名,能够有八九百人就不错了。
因为在这个时候就算是所有人都认为读书是一种非常高尚的行为,是能够让一个贫苦的百姓也能够华丽变身的途径,但是却也要看情况而决定自己的行为啊,也就是量力而行。
在这几个州里面,满足进入公学院的条件的人很多,但是却不是每一个满足这个条件的人都能够踏进公学院。
有的少年已经担负起了家中的顶梁柱,照顾有一些残疾的父母,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当然是不可能直接把亲人丢在家中不管,直接去公学院读书的,他们的读书梦,已经被现实所破灭。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朝堂不可能直接出钱出力养育他的父母亲人,现在的大唐还没有那样的实力和条件,能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学的政策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就算是云毅使出浑身解数,把后世的很多东西都拿出来,以此来提高大唐的生活水平,却也不能实现这样的政策的。
因为作为一个皇帝,能够把教育事业做到建立这么多的公学院,让寒门弟子免费读书的份儿上,已经是非常不错了,怎么可能还会去花钱给别人养老,大力支持那些不能读书的学子读书。
或许作为想要超越秦皇汉武的李二有魄力做出这样的决策出来,但是却要看世界情况不是,就算是他做出来,这不还有下一代,下下一代的皇帝。
一旦改朝换代了,很多的政策自然也会被抛弃。
云毅是不可能把精力用在这上面,他此次入朝为官的最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报复一下那些世家,为了让他们不那么的张狂。
其实其真实的内心还是想要施展自己的才华,来到这个盛世大唐,见证了这个比较特殊的历史时期,怎么可能就只是想一颗流星闪过。
“唉,这天下不能进入公学院的学子是何其多也,一个幽州的公学院,竟然只是招录了七百六十五个人,如果大唐所有的地方的学员全部加起来,也不知道能不能把五十五座公学院填充的好。”
云毅的手中拿着的是管家从幽州上报上来的一些情况,这七百多名学员其实还有好几百人都是从其他州过来的,有一些本来本州就会建立公学院,但是因为后建立的原因,他们就直接跑到了幽州的公学院。
等到所有的公学院建立起来之后,估计还是会回到离自己的家比较近的公学院读书。
最起码要保证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