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燧很郁闷,非常非常的郁闷。他是个标准的军人,并不像代表团团长蒋百里那样,注重风度和交际。他只关系自己的任务完成与否,还有完成得怎么样。但是这一切都不能让他满意!自从他们十二月十日踏上英国的土地开始,就感到了这种非常不利于他们开展工作的氛围。一路行来,让他这个从来没有出过国门的军人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广大,也不由自主的评价着他们所能见到的列强的国家和军队。在柔佛,在香港,在印度的孟买,在埃及的开罗,他们都见到了列强的殖民军队。他们惊叹于这些军队分布的地域之广,虽然战斗力从外表看来有待商榷,但是能在这么广大的空间将他们的防务有效的组织起来,加上军队已经积淀了几百年的制度传统和组织管理方式,都让他们这些本来还有点傲气的军人觉得自己的深深不足,对自己的工作也更加有了一分紧迫的感觉。既然雨辰要他们尽快的和协约国军方形成某种武装中国军队的共识,甚至形成一个参战的时间表,了解他们的需求,感受现代战争的气氛,那么他们就要尽快的完成这一切!政治方面的事情他已经强迫自己不多考虑,单纯从军事角度来说,参与这次战事,哪怕是提前感受这样的军事气氛,对于新成立历史并不很长的国防军来说,也是有着巨大的好处的!军人,无论他的思想到底怎么样,总是渴望大场面的。何燧也不能免俗。
但是抵挡泰晤士河口,一路上溯来到伦敦,这种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了。首先是那种总体战的气氛。从抵达地中海开始,就能够看到协约国在到处的战争准备。大批大批装备精良的部队,在地中海上到处巡逻的英法两国的军舰,漆成灰黑色的舰体,而不是和平时期那种耀眼地颜色。炮门都打开了,军舰还挂着防雷网。水兵们一个个在自己的战位上面都是紧张戒备的神色。那些编组成护航队的大批商船,封锁奥匈帝国亚德里亚海域地英法舰队…………直到英国,都是这样所有力量都动员起来为军事服务的样子。他们的邮轮在航行过程当中。也发出了好几次的潜艇警报。虽然他们的高速是防御潜艇攻击的最好武器。但是那些海员们紧张的神色,有点神经质的对海面搜索的场景,却深深地烙印在了这些中国军事人员的脑海当中。现代的战争,已经发展到了空中和海洋。战争的形式在发展,而他们必须跟上世界的脚步。
其次就是英国方面对他们到来的冷淡,虽然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爵士还有英国的陆军元帅基钦拿勋爵对中国陆军的大规模参与欧洲战事表现出了某种程度地热情。但是当日本派出军事代表团表现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