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就说说这部书吧。
这是一部让我热血沸腾的书,在平静的文学之湖里,这部书就好像一块大石,扔进了平静的湖面,打破了如今文学界的平静。
他描写的不再是战争本身,不再是苦难的『**』他的角度已经不局限这些地方了。书里面对人性的呼唤,对暴力的直观描写,粗暴而惊心,直现了那种极度血腥的场景,由此在剧情里面产生的巨大的矛盾冲突,在读者心里也产生了极大的震感性。
如今大多数作家的写作方式,基本上都是平铺直叙,娓娓道来,下笔详尽而用词文雅。生怕与粗俗沾上边,唯恐自己的文字里面沾染上一个“土”字。似乎只有文字的文雅,才能衬托出作者本人的修养一般。
但是,李飞阳和大多数作家不一样。
他的故事粗暴而简练,血腥而又温情。给人以极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也只有他这个年纪,才能写出这种血性的文字,也只有他这样的才气,才能讲出这个乡土之间血与种的思考。
我以为这个孩子只会写短篇,因为他的短篇小说,写的实在是太过于优秀,我甚至就以为他所有的才气都放在的短篇小说的创作上面了,哪知道,他的长篇小说和短篇一样的精彩,一样的优秀。
有些人,生下来就是让人绝望的,前面有黄世昌和云雨年两位先生光耀当世,后面能够接替他们两位地位的天才,我个人认为,就只有李飞阳了。
最后,说一句,这是一部好书,值得仔细品味。
序章的最后一行的右下角写到:王不知诚惶诚恐作序。
看完序文,李飞阳笑了笑,这位王不知老先生对自己还真是推崇。
不过,这个年代的文人,虽然经过了一场运动的摧残,但是某些人,他们有些传统的优秀品质还在,王不知就是其中之一。他对于青年文学作者的照顾,是完全没有私心的,这一代文学工作者大多数都是如此,只有寥寥几个有限的阴暗之辈,但是阴暗之辈难以成事,对于这些人可以完全无视。
以王不知如今的身份地位,能做出如此谦卑的序言,可以想象对《红高粱》这本书的推广力度之大。
媒体早已经得到消息,对于李飞阳开始铺天盖地的报道起来。
小作家写出大文章,这本身就是一个令人惊讶的事情,值得大书所书。
政府对于这种现象,也是乐见其成,在某种方面来说,也起了点推波助澜的作用。
《青年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