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巨宼逆袭 > 第四百零六章华夷之辨

第四百零六章华夷之辨(2 / 3)

个落魄文人,但他有能力有才干,王爷不止一次在人前夸他有宰辅之才,若是不出意外,大兴军夺了天下,这第一任辅大学士便是他刘玄初。

这样的人,岂是他吴子正能够得罪的?

吴子正骂了侄子几句,这才命他将人请进来,吴天六刚出得帐门,却又有亲兵来报,说是吏部郎中郝浴求见。

吴子正身为少将军长,虽然没有在兵部挂职,但也是正二品的武职高官。郝浴一个东虏投诚过来的五品吏部郎中,按理说他根本可以不予理会,但吴子正自大兴军起兵以来一直跟随李元利左右,自然知道这郝浴是个什么情况。

大兴军当年保宁之战后俘虏了郝浴,汉王殿下留之不杀,一是欣赏他的气节,二是觉得他的华夷之论对一统华夏有很大的帮助。

华夷之辨贯穿古今,最早的华夷之别仅在于礼仪,合于华夏礼俗文明者为华,或称夏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夷,或称蛮夷化外之民。

东周末年,诸侯称霸,孔子着春秋大义,提出尊王攘夷,扬文化之大义。如楚国自称蛮夷,其后文明日进,中原诸侯与之会盟,则不复以蛮夷视之,而郑国本为诸夏之国,但因其行为不合义礼,仍被视为夷狄。

夷狄虽有君长而无礼义,中国虽偶无君,而礼义不废,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后世许多学者认为古代中国没有民族主义,但实际上,古人们对民族国家意识最突出的表达莫过于华夷之辨,也就是说,古代中国人严格地以文化来区分先进的华夏族与落后的蛮夷,而不以血缘等单一因素来区分。

直到二十一世纪,华夏文明仍然对周边地区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战争和杀戮只能使人暂时屈服,而文化思想才能最快地同化一个民族,后世倭国在大员五十年的同化统治足以说明这一点:在太平洋战场上,倭国大量地征用大员人民参军,纳入倭军编制。还有许多人被征调到倭国,在各种武器制造厂和飞机制造厂工作,以补充倭国劳动力的不足。

而大员人的表现居然和倭国人一样,甚至为了表现他们是皇民,他们比真正的倭人还要更倭。哪怕是近百年之后,大员人还有不少一心想要归化为倭人的大员皇民!

大员人被同化程度之深,可见一斑。

郝浴当然是奉了刘玄初的命令来的,因为来投顺的吐蕃人有不少想要加入大兴军,他们希望通过自己在战场上搏杀立功来为家人争取到更好的生活。

从这些跋涉数百里来到雅安要求内附的

最新小说: 晋廷 墨杉 战国我为王 大唐可以更强 六韬传 御史馋猫都察院 大明超级富二代 醉时娇 狂暴夫君 权定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