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马文才冒险一晤,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反倒是把马文才惊得不轻。
他们出此计策时,就考虑过祝英台的安全问题,包括水贼们突然变卦的可能,所以按照计划,祝英台的船上不但没有任何外人,她本人也会穿上约定好的红衣,无论是谁,登船者死。
祝家再怎么不济,如果连嫡女都保不住,岂不是个笑话?
可这不好笑的笑话,确确实实发生了。
如果说梁山伯还有可能是听到讹传的话,护送梁山伯来京的几个马家侍卫也证实了传言不假,就不可能只是传言了。
除此之外,听说上虞地界确实抓到了几个落水的“匪寇”,大约是所涉之事甚大,当地水军统领不敢擅自处置,正押送着入京。
这更让马文才忐忑不定。
如果那些“匪寇”是他们召集去的水贼游侠,这计划很可能就保不住了。
事情发展成这样,马文才压根坐不住了,一边写信回家向父亲打听,一边去联络祝家在京中的联络人。
可惜消息来往太慢,无论是哪一边,都不可能尽快给他答复,马文才也只能耐着性子等候消息。
除了他自己的事情,他眼下更重视的,则是梁山伯。
梁山伯来了京中,并不仅仅是来给马文才“打工”的,以他的才能,如果马文才只把他当个下人,也注定留不住他。
他来京中,为的是参加御史台秋季的“招录”。
晋之后,为防止监察机构徇私舞弊、互相包庇,明确规定了士族不得为御史中丞,加上这是个专门打小报告的“浊官”,又常常要出门巡视非常辛苦,士族普遍对这个衙门嗤之以鼻,致使御史台成为整个朝中士族官员最少的部门。
但御史台处理之事历来是要务,如果全用庶人,能力暂时不说,诸如刀笔吏、库曹官之类还好,可若有处理案宗、理清朝中各官职关系和职务的事务性工作,就非得用有才干的人才好。
御史台如今的几位绣衣御史,虽都是庶人,但要么曾为皇帝亲信,要么是大族中被排挤没有身份的庶子,算不得乡野草民。
这种在士族中找不到位置、也不被真正的庶人认可的“边缘人”,往往却能对御史台产生归属感。他们既受过士族才能得到的教育,又有乡野庶子没有的见识,往往得到御史台的青睐,有更高的晋升空间。
这就是御史台“秋季招录”的由来。
在来京的路上,马文才就已经向他提供了一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