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对祝英台的重用,使得这位年纪轻轻便成为了“真人”的女冠,一下子跃入了建康上流阶级的视线之中,她所居住的青云观每日里拜帖不绝,有些是因为好奇,有些是想要攀关系,有些则纯粹是听闻陶弘景有治病救人或各方面的本事,以为祝英台也是如此,前来求助的。
祝英台并不是善于交际的性子,原本想闭门谢客,却被青云观的观主制止了。
青云观的观主按辈分只是陆修远的徒孙,在老庄的造诣上并不算出众,但他能在佛门的重压之下仍旧维持住京中这座道观,可见在人际关系上有他的擅长之处。
这样“传教”的好机会,这位自号“青云子”的观主自然不会错过,主动将接待香客、分拣拜帖的差事接了下来,又找祝英台借了人手,决定要“轰轰烈烈”的做一番事业,将这么长时间以来被秃驴们压在头上的郁气好好消一消。
陶弘景所学甚杂,他是丹阳陶氏出身,家中世代医家,炼丹和辨药、医理不分家,茅山上最多的就是懂得治病开药的医者,这次祝英台下山时带着的道士里自然也以擅长这方面的最多,所以青云子便将那些求医的帖子捡了出来,交由这些弟子去做。
祝英台和徐之敬相熟,便特意写了封信给徐家在京中的药铺,顺便照顾了下徐之敬的生意,但凡治病时需要开的药,都让他们去徐家的药铺去拿,也不算抢了徐家的医馆生意。
遇到实在无法治好的病症,便开个帖子请他们去徐家医馆或者直接去茅山求医,总不至于耽误了病情。
青云子看来的人多,后来干脆在道观门口支了个棚子,每隔一日便给百姓“义诊”,又拿出香客的捐赠请茅山上的师兄们制作了些现成的药丸和药散,如果遇见那种不太重的病症,便让贫苦之人拿几副药回去,也算结个善缘。
至于求“抓鬼”的,求“看风水”的,求“论道”的,青云子也在这群下山的道士里挑选了能说会道皮相出众的,随身带了个罗盘法剑,每日里亲自带队陪着他们满建康跑,只说好话,不说闹鬼,一时也解决了不少问题。
在青云子这种不遗余力的造势之下,建康城中突然出现了大量“得道高人”的消息便传扬了出去,民间早就把陶弘景当成了“活神仙”,乍一听青云观里现在还住着个真仙君的传人,更是纷纷涌入青云观里,想要一睹“仙女”真容。
而我们的“小仙女”祝英台,这段时间却很少住在道观里,而是在铸币司里忙活。
无论是准备原料还是准备模范,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