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朝廷用最快的速度回复了消息,表示的高度关注,责令密切关注,这对于武大来,不是一个好兆头。
出于对梁山好汉的尊敬,或许我们不能评定史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他的自作主张,的确将良乡县搅得更加风起云涌,也让武大更加举步维艰。
有想法是好的,多动脑子,多花心思,更是极好的,可怕就怕史进这种粗汉子,凡事只想到了第一层,却没有往深处去想。
他只想到梁山如今的局势很危急,他只想到他需要把武大还活着的消息告知梁山,他只想到把武大的吩咐传达回去,他却忘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有些事,是急不得的。
武大流落到燕云十六州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却能够一直憋着,不敢给大宋的兄弟们传递任何消息,他并不是不想传,而是怕稍有不慎,便会被发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例子,比比皆是,武大不想冒这个风险。
然而此时,随着史进的冒进,或许他的出发是好的,但好心却做了坏事了,至于后果……短时间之内还不会突显,但想必接下来,武大势必会麻烦不断。
……
武大最近很忙,忙的脚不沾地。
原因很简单,或许是受了有心人的挑动,良乡县的百姓闹起来了,居然有人叫嚣着嫌弃武大“分赃不均”。
辽兵虽然极多,可残疾了的辽兵毕竟数量有限,所以武大不可能让所有百姓都去为辽兵嫁接假肢,这就导致没能去赚这笔让人眼红的银钱的百姓,心里微微有些不平衡;
再有,最近有风言风语流传,武大假扮的这位绝世名医世外高人,实则只是一个人面兽心的贪财者,因为无论是嫁接假肢还是生产假肢,其中大部分的银钱都被武大攥在了手里,这让百姓更加不满。
武大表示很纠结,甚至有些心寒,这里……终究不是阳谷,这里的百姓不可能无条件的信任武大,何况人心本就各有不同,被有心人稍微教唆,他们便集结到了一起,到县衙门口讨要法。
更加讽刺的是,这个聚众示威讨要法的做派,还是以前武大暗中交给他们的,而如今,这些百姓,用这个法子,开始逼迫武大。
这就是典型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武大拿走的那笔银钱,半都放在了二龙寨的吃喝训练用度上,只有不停的训练出一队又一队的十三鹰,才能给辽兵足够的威慑力,在十三鹰出现之前,燕云十六州的百姓被辽兵其余的厉害,只有在十三鹰出现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