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的西伯利亚出现一个蒙古强权,到时候成吉思汗将成为黄帝一样的人物,他将被人冠以周文……不,蒙古文王的称谓。
他已经准备好回天山大干一场了,两个蒙古营常备军,只要今年把毛皮、绒毛运过来,买上两个营的武器装备。
等明年就拉上三十三门轻重火炮跟罗刹人谈谈西伯利亚自由贸易的问题。
其实三万多人的正常行军,对巴图尔珲台吉来说除了重炮输送需要学习之外,没什么特别的,直到刘承宗传令全军需要加快速度,所有的卫拉特贵族都被吓着了。
急行军他们不是没见过,蒙古马队本身就是急行军的行家,但是向着‘胡人到此下马’的嘉峪关,那座从未被人攻破的雄关急行军,士兵们却无比兴高采烈……谁也没见过。
元帅府的嫡系五营近两万军队,在这条路上过得可谓是吃好喝好,一趟行军路走下来,沿途几个屯牧营的牲畜,除了留着下崽子的,几乎都快被他们吃光了,要不是高山融雪,就连河水也要被他们喝断。
巴图尔珲台吉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军队放着如此的神仙日子不过,却火急火燎的要往嘉峪关赴死,如果元帅府的军队有这么高的战斗热情,他们为啥要到青海这个来呢?
其实不光巴图尔珲台吉不明白,就连刘承宗也不太明白,他下令速进是为了不耽搁时间,庄浪河正在对峙,临桃府的会战也即将展开,他越早抵达嘉峪关,张天琳部就能越早行动,分散敌人在两处战场的注意力。
元帅府的军队并不是总有这么高的战斗热情。
就在军队从西宁、新城开拔的时候,刘承宗还专门召集军中掌令官,让他们注意军中士兵的心态,要告诉他们此行的正义性。
开始慢慢走的时候军队的士气不低不高,唯独下令急行军,人们反倒都振奋起来了。
刘承宗也是召集部下询问之后才知道咋回事,其实说起来原因挺好笑,就是因为士兵终于离开了河湟。
不是为了打回家乡,而是随着离开河湟,他们作为元帅府士兵那种人上人的感觉又回来了。
河湟挺好,但河湟均田丰收之后的几个月,元帅府的士兵除了河湟本地人,都活得很憋屈。
均田之前,河湟的老百姓既患寡也患不均,元帅府士兵尽管没啥军饷,但每人手上都有够好几口子活命的粮,哪怕没仗打,他们都能靠口粮养活全家人还能接济别人。
大元帅府的士兵是天底下最骄傲的军人,哪怕降兵走在路上都挺胸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