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亏了你也别想赚。
反过来说,只要多尔衮不往毛乌素海里钻,他愿意干啥干啥,围猎没问题、去冲宁夏镇一把无所谓,甚至就算跑过来围攻归化城,把杨麒闷着头揍一顿。
对杨麒来说……也棒极了!
后金军是死是活,能不能抢到牲畜人口,是否满载而归回到沈阳,他一点儿都不在乎。
杨麒只在乎,漠南都督府从哈剌慎部那抢来的牲畜和人口。
因为这些东西是他下一步计划的基础,漠南都督府要在狼山、阴山、大青山,甚至从集宁到张家口外,修一堆土围炮垒。
位置和制度都已经计划好,只等后金退军,就能着手施行。
有这些东西在,将来后金军再想染指漠南,至少不会进军如此轻松。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儿,实际上多尔衮原地围猎,对眼下身处归化城的杨麒来说更加危险。
毕竟换位思考,如果是他面临这样的情况,一定不甘心大张旗鼓地出兵却一无所获。
只不过杨麒的准备,并不在归化城,而是又开始对总督宣大山西的杨嗣昌念咒了。
多尔衮围猎这几天,归化城到山西边境的传信骑兵几乎连成一条线,昼夜不停地接连叩关。
杨嗣昌如今就在大同。
多尔衮带兵经集宁西走,明廷方面自是严防死守,崇祯又在去年入侵的经历之下花费重金组建了一支专门备奴的军队,如今颇有几分摩拳擦掌的意思。
而杨嗣昌在山西,这几个月的主要工作是,是阅览边防状态。
怎么说呢,在边防墩军这块,只能说是凑合。
山西的边墙守卫压力本来就不算太大,在明代山西边墙分为两段,一段是宁武关、阳方以东,因为外面有大同、宣府两镇护着,称作缓边。
另外一段,则是宁武关以西,历老营、水泉、偏关、河曲、保德一线,比邻河套,称作急边。
在制度上,不论缓急,五里一墩台,一墩有五户墩军,每户有地五六亩,在附近结庐为家、耕耘收获,生于此、长于此、葬于此,所有烽火墩台的事宜都编成歌曲口诀,让小墩军从小就学,遇事就能按照口诀传警。
这套制度,是戚继光在蓟镇传下来的。
但制度归制度,现实归现实。
如今能把这项制度完好保存下来的,只有山海关了。
过去甘肃和蓟镇,都保存的不错,但俩地方都有历史原因,跟人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