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件事重新梳理了一遍:那艘宝船是在郑和第六次下西洋返航时,途径南海海域沉没的。而且,当时还是其中一支船队的主船之一。怪就怪在,主船上有着上百人,且全部精通水性,当时也没有狂风暴雨,那主船沉没却无一人生还,郑和当时并不在这艘船上,而在另一艘主船,所以逃过了一劫。
而且,在得知这艘船沉入海底的时候,明成祖朱棣立刻下了一道圣旨,居然让郑和刚刚回港的船队立刻重新出海,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这艘船捞上来。但就在郑和船队刚刚出港没多久,又接到了朱棣追加的一道圣旨。让所有船队撤回,并且命郑和船队不得将沉船一事散扬出去,违者满门抄斩!
当时船队的人就感到奇怪,只是沉了船而已,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就算要封口,也用不着这么狠的惩罚吧?但是碍于圣威,没人敢有异议。这件事便就此压住。有了圣旨封口,郑和宝船沉没一事除了当时港口的少数人和船队的人以外,再无别人知道。
接到了第二道圣旨后,一万多人又稀里糊涂地回来了。但是在船队刚刚靠港的时候,就有数百人被锦衣卫直接带走,而那数百人,正是沉没了主船的船队。当时的郑和,也和前几次归来后的待遇不一样,没有官员迎接,而是在夜间被东厂的太监秘密接走的。
就在郑和回京的当天,立刻就被朱棣召见。进了御书房后,朱棣将侍奉他的太监宫女悉数赶出,只留下郑和密谈。只是当时两人谈的什么,已经没人知道了。而在这次密谈的第二天,明成祖朱棣便再下圣旨,宣布:郑和六下西洋,功德圆满。但此事耗资巨大,恐劳民伤财。所以,下西洋巡游各国之事就此终结。
原本浩浩荡荡,宣耀国威的西洋巡游,只下了六次,便就此终止。直到后来朱棣驾崩后的第七年,即宣德六年,郑和才第七次下西洋。但船队的规模已经远远比不上之前的六次了。
然而,虽然后来再没有下西洋的壮举,可事情却远远没有结束。就在郑和宝船沉没的二十年后,有渔船经过当年宝船覆没的附近海域时,忽然海面腾起大雾,白雾中,船上所有渔夫都看见了一艘巨大的帆船正朝他们驶来。
那帆船出现过于突兀,且两船之间的距离太近。渔船来不及闪避,就被那巨大帆船撞沉。渔船上的渔夫几乎全部葬身海底,只有一个命大的水手,抱着漂浮的木头,在海上飘荡了一天一夜,后遇到途径的商船,这才被救起。
虽然明成祖朱棣曾下过封口令,但那水手在之前就已经得知了郑和宝船沉没一事,而且也见过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