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华不想太麻烦了,坚持坐火车回京。
登上火车,李建华将行李箱放在货架上之前,心念一动,从储物戒指空间里取出了两个行李箱,并同时把刚才拿着的两个行李箱放入了空间中。
两个一模一样的行李箱,交换的过程是刹那间的事情,人眼根本觉察不到,甚至三十几年后最顶级的高速相机,都无法捕捉到异常。
后世的高建华做过试验,证明交换同样的行李箱是很安全的一件事情。
李建华之前拿着的两个行李箱,里面装着很多送给亲朋好友的礼物,若是他拿着这两个行李箱入关,需要交纳不少关税,而刚从储物戒指空间中取出来的两个行李箱,里面装着的东西很普通,都不是贵重物品,除了一些生活用品,就是供他回京城途中吃喝的食物。
李建华之所以换行李箱,目的不是为了逃税,而是想省点事,不想麻烦。
京城和羊城两地之间有直达火车,七八十年代,绿皮车通行在连接京城和羊城的京广线,这种火车最快也只能跑到时速80公里。
此时,京城和羊城的直达车有两趟:15/16次和47/48次。前者属于羊城铁路局,是“特快”;后者属于京城铁路局,原来是“直快”,再过几年才升级成“特快”。
但是,不管是什么“快”,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从羊城开到京城都需要至少40个小时,相比后世的高铁,此时的绿皮车真的挺熬人的。
为了省时,李建军选择乘坐15/16次火车。
八十年代,火车卧铺特别难买,这是一句大实话,但在金钱开路的情况下,李建华还是很轻松地买到了一张卧铺票,而且还是下铺的。
乘坐四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聊天可以打发时间。
刚上火车不久,坐在对铺的一位三十多岁男子主动和李建华聊天,笑着问:“小伙子,哪里人?”
“京城的。”
“我也是京城人啊,老乡啊!”
“你好,我叫李建军!”
“我叫王大方。”
“你们都是京城的啊,我也是京城的……”一位刚上火车的年轻男子自来熟的微笑道,“放暑假,我来羊城探亲,学校要开学的,我赶着回京城上学。”
“小伙子,你读大学了吧?”三十多岁的男子问道。
“下学期大三了,京城交通大学的学生。”这位大学生微笑道,冲李建华说,“你也是大学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