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管队官和身边人小声嘀咕:“王大人说的都是什么意思?”
“教简化字的老师没教过。”卫士老老实实地回道。
管队官不满地瞪瞪手下:“记下来,回去告诉太子殿下。”
卫士很不负责任地推给了龙卫:“这是龙卫的事。”
龙卫立马摆脱干系:“龙卫只管大明国门之外的事。国内任何事不得插手。”
“他大爷的,你们谁把王大人的话记全了?”管队官磨牙。
一群人摇头。
管队官咬着书写笔,吃力地把记得的几个字记在随身的书写本上。他总觉得,刚才王守仁说的话必须让太子知晓。
虽然高产种子的育种技术外泄,朱寿的原定计划出了差错,但朱寿还是派出了王守仁。
太祖废除宰相,想要集约皇权于一生。但随着几代皇帝的弱势,朝政日趋与腐败没落。官员文人的想法在现实和钱财的洗礼下,出现了巨大的转变。从明初的朱理程学,到‘河东之学’、‘崇仁之学’、‘江门之学’,渐渐出现心学抗衡朱理程学的局面。
文人的思想越来越活跃,强调自我和人格精神,想从保守的思想中解放。
项忠死前给弘治帝上了折子。提了一堆意见,都是围绕对储君的教育。当年项忠处理郧阳民变,遵从了先帝的授意。项忠认为太子缺乏上位者的心狠。并影射太子分不清谁才是皇帝需要维护的阶层。
弘治帝把项忠的折子给朱寿过目。
朱寿关了御书房的大门,谴走了陈宽。
他对弘治帝开门见山地说:“如今官员们口口声声说着‘尊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内心则想‘信的人是傻瓜’。父皇下的旨意,凡事对官员和背后的利益集团有利的,是圣旨。凡事有损害利益的,便是中旨。”
“朝代更替了多少次,皇位的主人换了一个又一个姓氏。勋贵、世家、官员、太监,哪种人是换不了的?大明人口一万万,还怕挑不出听话的人吗?”
当时的弘治帝表情一言难尽。朱寿不知道便宜老爹心里怎么想,反正詹事府一如既往地按照他的意愿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