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几乎都是涡扇发动机,因为它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耗油率低!
耗油率越低,飞机的留空时间就越长,这架飞机挂副油箱、带4枚R-33导弹、以0.8马赫巡航的航程达3,000公里。
而涡扇发动机的劣势就是高空高速特性不如涡喷,因为它的外涵道导致了阻力的增加,所以这款改进型飞机的最高速度比原版有所下降。
经过反复的论证,米格-25的高空高速的理论已经过时了,刻意地追求3马赫是没用的,稍稍降低最大速度,带来航程的大幅度增加,是值得的。
除了涡扇发动机之外,这款飞机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远距离的猎杀问题。
雄猫战机的一打六,给了苏联人太大的刺激,同时,通过迫降EP3,苏联也见识到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只不过,因为工业基础的问题,平板缝隙雷达的难关不是一下子就能攻克的。
为了尽快解决武器系统的问题,苏联人等不急了,干脆另辟蹊径,直接将被动相控阵雷达装到了这架截击机上!
在后世,当平板缝隙雷达发展没有潜力之后,新一代的战机,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相控阵雷达,简单来说,就是控制雷达波的相位,实现更强大的性能。
但是,后世的相控阵雷达,那都是主动相控阵雷达,是由一个个的T/R单元组成的,而现在,这款飞机上的雷达,那是被动相控阵雷达,区别就是它自己会不会发射雷达波。
它的雷达波,还是后面的波导管发射的,只不过通过前面的铁氧体移相器来改变相位,结构复杂,超级重,但是,靠着这种手段,苏联也实现了自己想要的功能,能够引导射程超过一百公里的R-33导弹了!
耗费力气装上这种雷达,就是为了能够制导R-33!
R-33的来历,是相当神秘的,在后世,有的说法将它称为是不死鸟斯基,按照某些资料的说法,这种新的截击机和R-33导弹的组合,是在八十年代初期才服役的。
其实就和米格-25一样,它是处于极度保密的项目中的。
最早的时候,从1968年5月24日,米高扬设计就下手了,那个时候,米格-25的试飞还没有完全结束,下一代的预研就拉开了帷幕。
配套的导弹,是在“三角旗”首席设计师A.利亚平的K-33和首席设计师M.比斯诺瓦特的K-50之间展开。最终“三角旗”的设计方案被采用。
从六十年代末就开始研制,进入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