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余市,永远都不缺外地人,也是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盘活了整个余市。一个城市要发展,人口是重中之重。
“照这势头下去,我觉得要不了两年就要建设第二期了。”许清嘉喜滋滋的说道。
望着眉开眼笑的许清嘉,韩东青也笑,“余市已经产生凹地效应。”
许清嘉点头,现在国内最著名的‘凹地’是鹏城,因为政策的倾斜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资金人才蜂拥而去。
而余市的批发市场能形成规模,也得益于最开始的政策扶持。当然也离不开当地人民的勤劳刻苦,有货源才会有客商,客商又吸引更多的货源,良性循环。
由此可见,当地领导的眼界决定了一个地方的发展程度,感谢江平业。
逛了一圈,许清嘉对韩东青道,“我们去吃饭吧,美食城三楼有很多小吃的。”天南地北的都有,当初挑选的时候特意保持了多样性。
三楼一共有25家小吃店,店面在十平米左右,用餐区则是公用的,最大化利用座椅。
现在才十点半,没到饭点,稀稀拉拉的坐着二三十个人。
许清嘉先去了阿英嫂子的米线摊前,既然过来了,哪能不和本家嫂子打个招呼。不然就是失礼,尤其是自家条件好了之后,礼数越要做到位,不然容易落下发达忘本的名声。
“嫂子生意怎么样?”许清嘉笑容可掬的问。
“挺好的。”阿英脸上都是笑,昨儿一天挣了61块钱,赶得上她之前在罐头厂一个月的工资了,“来碗米线吧。”
许清嘉点头,“嫂子的米线这么好吃肯定要啊。”以前在村里吃过两回。
说着许清嘉又把韩东青介绍了下。
阿英笑,“那来两碗。”
许清嘉摇头,“不用,一碗就够了,我们还要买点别的尝尝。”一人一碗米线还能再吃什么,反正她是吃不下了。
于是阿英嫂子就开始做米线,料加的特别足。
韩东青掏钱。
“给啥子钱啊。”阿英嫂子说了一句,负责收钱的小姑子梅香也不肯收。
许清嘉就笑,“那我就不客气了。”转了一圈回来拿米线的时候,手上拿着两片西瓜和两瓶冷饮,“天热,嫂子和梅香解解渴。”
阿英就嗔她,“浪费这个钱干嘛。”
许清嘉就笑,“买的多有优惠。”
韩东青端起刚出锅的米线,许清嘉再要了一只空碗。他们的桌子上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