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下攻城”十六字很好的点明了战争的本质,即战争不是原因,也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达成目的的手段。如果把战争视作目的,那逻辑自然是荒谬的。由最底层的大头兵到边军小军官乃至成为如今手领千万兵的统帅,马光春很早就想清楚了这一点,“打仗要活”也是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信条。明军出塞,辎重随军而行,作为对手的蒙古诸部落骑兵目标很明确,便是要夺取辎重。得了辎重,可补给部落所需,也可迫使明军不战自退。所以,即使明军结为车阵相抗,他们也至少会尝试冲突几次,尽可能接近位于车阵中心的明军辎重。明确了这一点,再看现在的赵营。车阵、叠阵自是摆得有模有样,无可指摘,可关键的一点在于,它们并没有让回营必攻不可的理由,在马光春眼中,所谓邯郸学步,正喻此类。
赵营本阵设于武岗的缓坡之上,两车阵一叠阵均靠倚缓坡结于平原。然而它们却未能扼守险要,或换言之,一马平川的武岗地面,无险可守,除非赵营能立数十个车阵将缓坡团团围住,否则回营马军可以轻松绕过呆板的车阵,从任意方向攻上赵营本阵。赵营让回营必攻不可的理由不在车阵而在本阵,这也是马光春认为赵营舍本逐末的原因所在。
至于马光春为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下定决心要打这一仗,促成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他认为这一战赢面大,有机会直捣赵营心腹,值得尝试。另有则在于,他两日前收到唐县方面马守应的来信,得悉目前受熊文灿、左良玉等数部明军围攻的回营本部情况不妙,马守应已经做好了再次转移的准备。转移的最好目的地便是官军势力相对薄弱、重寇云集的湖广,如此一来,击破堪称楚北守门人的赵营、为后续大部队转进扫清篱障就成了马光春不得不达成了战略目的。而眼下正是马光春揣度过后认为击破赵营甚至擒杀赵当世的最佳机会。
“灌三儿,你率所部七百骑,自西北穿插,至缓坡附近,由北向南迂回,待赵贼车阵破,会同前军夹击灭敌!”马光春高声呼道,转瞬间,一身披重甲、虎背熊腰的壮汉应声而出。这壮汉姓灌,没大名,人呼“三儿”,粗莽异常。早年在军中因反应迟缓常受人耻笑,但马光春慧眼识珠,相中了他的天生神力,更看中他善于服从的优点,提拔为梯己爱将。灌三儿也不负所托,每战登先、果敢无畏,曾数次在乱军中取敌将首级并全身而退,被誉为回营马军中最骁勇的猛将。
“是!”灌三儿声浑厚有若熊罴,一拱手便头也不回地离去。这是最让马光春欣赏的品质,为将者可以没有战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