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比如每隔10毫秒,周期性启动拨号脉冲识别程序,其中周期性为100毫秒的用户扫描程序等等。”
“至于最后一个基本级任务,由于**启动的实时性要求不高,可以适当延迟执行任务,因此优先级最低。”
“关于不同级别任务的调度与处理,我们可以设每隔10毫秒产生一次中断,在第一个10毫秒中段周期内,处理机已经执行完周期和基本级任务,暂停并等待下一个终端的到来,在第二个是10毫秒周期内,先执行周期任务,然后执行基本任务,但基本任务一没有执行完就被中断了,进入第三个10毫秒周期,在第3个是毫秒周期内,由于发生了故障周期级任务被中断,转去处理故障记录,故障记录处理完之后,才能再去执行周期任务……”
庞学林的语气不疾不徐,整个会议室现场却安静得针落可闻。
徐文伟和郑宝用脸上均露出震撼的神色。
虽然那天在和庞学林聊技术的时候,庞学林就已经展现了自己在软件算法上的能力,但徐文伟依旧有些不可思议。
这倒不是说庞学林说的内容有多么高深,而是徐伟发现,庞学林正在从理论上的高度,去阐述程控交换机软件的设计原理。
想要做到这样子,必须对程控交换机的整个研发过程以及软硬件系统有着深入的理解,并且达到融会贯通,才有可能做到。
目前,华为的程控交换机研发团队实际上是一个草台班子,很多人压根就没有任何程控交换机的研发经验,很多都是依据国外的产品的说明手册,一边摸索一边研发。
硬件部分倒还好说,拆开同类产品,总有一个直观的参照物。
真正的问题是软件系统,阿尔卡特、爱立信这些品牌的程控交换机,他们的软件都是经过严格加密的,根本就没办法在不破坏他们数据结构的情况下,将源代码提取出来。
因此,华为的工程师们只能根据硬件的设计方案,依照自己对程控交换机的理解,一步步的设计软件。
这就导致在整个研发过程中很容易踩雷。
往往这个问题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问题。
从1991年下半年两千门数字程控交换机立项到现在,整个研发团队都有种心力憔悴的感觉。
而庞学林刚刚高屋建瓴的讲解,从理论高度系统地解决了整个程控交换机软件设计系统的问题,让那些软件工程师一个个有种拨云见日、思路通达的感觉。
庞学林没有在意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