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支配的也就一万五左右。学校用电、用水、用煤、课桌修理、校舍修缮等等都需要钱,一年就这一万五,根本不够用的。
所以说,刘青山的父亲捐款五千,对方立人来说,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
老师们听到说学生家长要给学校捐款,自然也都很高兴。
学校里要是有个图书馆,老师们也方便啊。
而刘青山是孟宪良班里的学生,大家纷纷向孟宪良投来羡慕的目光,班里有这么大款的学生,以后自己也少不了好处,别人当然也会羡慕了。
开会到最后的时候,方立人告诉大家,各班这周要利用课余时间准备个文娱节目,然后下周举行捐款挂牌仪式的时候要表演。
九十年代的中小学教育最能体现十几年后提出来的素质教育要求了,作业不多,业余活动丰富,每年春天都有爬山的机会,一年两次运动会,除了因为没有音乐和美术专业的老师,体育课这些也都是由校长或者班主任带着跑跑步,踢踢球,也开了起来。
当然了,这些说的是农村小学,城市里面可能没这么自在,城市小孩的家长估计那会儿比农村里的家长重视教育。
说实在话,九十年代,农村里面的家长,大多还不怎么重视教育的,自己孩子学习好自然高兴,学习不好呢,也无所谓。
散会之后,各位老师就回到各自班里开会准备商量着出节目了。
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偏远如庙子村小学这样的学校,老师的专业化程度还是很差的,基本上所有老师都是全科教学,这节教语文,下节教数学,上面来检查的,音乐和美术也能比划比划。其实这要比起六七十年代来还是进步了不少了,放在那个年代,别说老师不专业了,教室都不专业,同一个教室,一天能坐四五个年级的学生。前后各有一块黑板,前面黑板坐三四排一年级的学生,后面黑板坐三四排二年级的学生,一个老师,上一节课给一年级讲数学,然后下一节课给一年级的布置好了作业,又跑到后面黑板给二年级讲语文。到了下午,坐在教室里面的学生又换成三年级和四年级的了,而老师不变。然后到了晚上,教室里面又会出现一批纳着鞋底,抱着孩子,甚至吸着烟的村民们的夜校识字班,老师仍然是那个老师。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小学里面根本就没有一个正式有编制的老师,全部都是民办教师。
到了八十年代前几年,农村也没有一个师范毕业的正式老师。
整个鲁中县,最早一位由民办教师转正成为正式老师的是在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