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上的僵持持续,就在我寻思着如何开口,暗忖是否当真先妥协再谋后算之时,弘昼带着稚气的声音突然在大殿上响起。
“启禀皇阿玛,儿子近日读书时习得一句‘长者赐,不敢辞;受之有愧,却之不恭’,儿子愚钝只领会了前半句的意思,对后半句却不甚明了,可否求请皇阿玛开示。”
听弘昼冒然出声念出这段话时,我不由一惊,猛然抬头看着起身作揖一脸恭顺请教状的儿子,隐隐为他在这个时候开口捏了把汗。
这段话原本应该是出自民国时期李炳南老居士编写的《常礼举要》,并非是这个时期该出现的句子。只是在弘昼幼年时常被我拿出来教导其为人处事的礼节孝道,久而久之便被他记下了。他年岁大些时,曾问过我这话的出处,被我以此为百姓家的俗语搪塞了过去,没想到却让他在此时当做书中所习的句子来请教他的皇帝父亲。
以弘昼的心智岂会不知这话的意思,显然他也看出此时我面临的窘境,有心以此缓和氛围,一方面让我避开与齐妃李氏直接针锋相对,一方面也想借着胤禛的解释来化解此时的僵局。只是君心难测,如此突兀地站出来救场,也不知是否会让胤禛不悦。一时间也不知是该感动这孩子的贴心,还是该埋怨这孩子的鲁莽。
胤禛看着自己从小就甚是喜爱的小儿子,脸上暗沉的神色有了一丝缓和,目光扫过依旧垂眸不语的我,沉默片刻后,脸上浮起轻浅笑意,满眼皆是慈爱之色,出声道:“此话是说年长者为尊,对晚辈有所馈赠时,晚辈不可推拒不受。虽接受时会觉不妥,但若不接受便是对长者不敬。故而作为晚辈,长辈的好意无论喜欢与否都该理当接受才是。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我大清以孝治天下,为人子女皆当谨遵,不可有违。”
胤禛的话是对弘昼提问的解释,但解释出的意思也给了弘昼面子化解了我的困境。最后那句也是隐含着告诫众人不可再以此生事的意味。
弘昼顺水推舟露出一副豁然开朗地笑容表示受教,谢道:“儿子谢皇阿玛解惑,谨遵教诲,不敢有违。”
众人大多也听出了其中的深意,在弘昼应和后,一同起身颔首应和道“皇上圣明”。
胤禛笑着微微点首,目光再一次不着痕迹地瞥了我一眼,这一眼中的诸多深意让我不禁屏息。还没来得及深思,就听他说道:“儿子教得不错。”
胤禛说完,又侧首对一旁的乌拉那拉氏说道:“裕嫔的簪子看着确实老旧了些,明个让皇后帮着挑些新的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