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应该是下午两三点钟,阳光正盛,平常这时候,是乌鸦们在巢穴安静休息的时间。但是这几天,幼鸟们却是无法再美美的睡午觉了。
早在前几天,一些乌鸦父母就开始不再将食物带回鸟巢,而是叼着食物,站在巢穴不远处的地方,任凭幼鸟如何渴望的呼叫,也不为所动。一些幼鸟饥饿难耐,只得爬出巢穴,一步三撞地往大鸟的方向扑去。
凤晴知道这是到了让幼鸟学习飞行的时候了。两天前,她的鸟爸鸟妈就开始叼着食物站在不远处的石台上,“呱呱”叫着鼓励小乌鸦飞去它们身边。唔,还不能叫飞,只能叫做爪子、翅膀并用的往前扑,和人类幼儿蹒跚学步一样。不同的是:人是手脚并用的往前爬,鸟类是翅膀和脚一起爬,总之——都是从爬开始。
......
凤晴第一次爬的时候,可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肢体不协调,完全不配合大脑的指挥,爪子无力站不起来,跟软脚虾一样,凤晴只能趴着配合着翅膀往前小扑。也算是重新体验了一把小时候学习走路的困难,弥补了那段时期记忆的空白。
人最平常的行走,鸟最基本的飞行,都不是一开始就会的。知道该学习飞行后,凤晴就经常在岩壁一些较平缓的地方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凤晴心情舒畅的望着被自己远远甩在身后急得呱呱直叫的那四只,成就感十足。
可等到她终于扑腾到鸟妈的面前,看着其嘴里叼着的疑似甲壳虫的东西时,凤晴顿时觉得整个鸟生都是灰暗的。
学会飞行迫在眉睫啊!
凤晴发现,这些大鸟们用这种方式让幼鸟练习低飞,是很有效果的。不过几天时间,这些幼鸟就能跌跌撞撞的低飞一段不短的距离。随后,凤晴发现大鸟们又改变策略,不再将食物轻易的就给了小乌鸦。它们叼着美食一步一步的引诱幼鸟飞往高处和崎岖的地方,就这样依次的增加难度,慢慢的,幼鸟能飞得更高更远了。凤晴知道乌鸦是很聪明的鸟类,亲身体会后,这认知更加深刻。
凤晴在大学是学习摄影的,有几次拍摄鸟类,翻看了一些有关的书籍。据她观察发现,这些乌鸦除了嘴巴和爪子的颜色,从形体上看,应该是更接近山鸦的。但,她记得山鸦的喙和爪子应该是有其他颜色的,而这些乌鸦,是从头到脚任何一根羽毛都是纯黑色,简直是黑得不能再黑了。是以,这么久了,凤晴也没弄明白她到底出身于鸦属的哪一种?
这天傍晚时候,山壁的一片较平缓区域内,散落的岩石上面高高低低的站着好些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