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那里。
……]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查对岸的桥头堡?第一人称所写,而且还是虚构的一个我,好奇特的写法。”语文王自言自语。
语文王作为语文老师,这种新奇的写法,瞬间戳中了他的好奇心,同时也让语文王意识到了,韩轼的反战作文写的是微型小说。
“在文章中,这个我是一个侦察兵?还是其他什么身份,等等结合一开始,这个背景是……”语文王开始在电脑上查资料,现在还太模糊了,根本找不到确切的切入点。
语文王猛的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真是魔怔了,关心切入点干什么,既然连‘我’这个侦察兵的身份都能虚构,更不用说切入点了。”
[……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那是他的故乡,所以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喔。”
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
语文王越来越认真,这不,开始还是作势起身的动作,屁股只是轻轻靠在坐垫上,想着半分钟扫完然后就去接水喝,但现在屁股已经结结实实的落在了坐垫上。
故事文风缓慢,就好像是作者慢慢的把亲身经历讲出来,并且故事发展也不像语文王刚开始想的那样,借由老人的口叙说战争残酷,老人从头到尾甚至连一句谴责战争的话都没有说,一直在说他养的几只动物。
担心他走了动物怎么怎么样,并且文章点到为止,该结局的时候就结局,没有一点拖拉。
[“那时我在照管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看动物。”
对他毫无办法。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看自己,大概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
三分钟不到,语文王认真看完了,不得不说《桥头的老人》短短两千字不到,写出了一个沉重的战争场面。
“好隐晦,或者是说,春雨润如酥的微型小说。”
学生的反战征文,一般都会直接的写战争的危害,然后借由危害畅想和平,写得好的或许回抛出一个大命题,反正都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