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感,是小说中仅次于代入感的一种阅读感,当然这两则是有关联的。
你可以说有代入感,所以有期待感,也可以说有期待感所有有代入感,关系很紧密。
无论是代入感还是期待感,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需要累积,所以在这方面短篇小说天生受限于长篇小说。
所以不要觉得短篇短,就好写,实际上是写很容易,但要写好很难,在小小的篇幅中要安排很多东西。
从砚台专业的角度来看,韩轼所写的《自称便衣警察的男人》开头不好,故事发展也不够清晰。
“实际上名字已经暴露了,‘我’是自称便衣警察的人,所以说是假的,这样做恐怕只是想要拿到这个青年口袋中的钱。”砚台道:“在这里,这一段就已经很明显了。”
[“看你,语无论次。很清楚,这钱不是正道来的。这些钱做为赃证,暂且存放在我手里。那么,你的职业是什么,老实问答,若是打马虎眼,这事就更麻烦了。”]
果然是要钱,砚台很确定他的判断。,
嗯,没错,已经不是猜想是判断了,这种都是套路的文字,只不过下一秒,就是超出他预料的剧情,当文章中的“我”拿出警察手册,准备记录的时候,青年人的回答——
[……“真没办法。实话告诉你吧,我是便衣警察。”
“什么?开玩笑也应讲个分寸。哪有你这样打扮的便衣警察。刚才从你衣袋里搜查到的东西,难道不是已经证明你的身分?”
我再三逼问下,青年一改刚才的神态,一本正经地说:
“我是有原因的,在执行特别任务。”
“什么任务?”
“实话告诉你吧!最近几天,遭受冒牌便衣警察损害的人增多了。别看善良的市民们象刚才那恃众叫嚷什么“警察暴行”,可是,剩下单独一个时,就会变得百依百顺了。假警察便乘机威吓,假赃造证,抢夺金钱。我们对这类事情是绝不能置之不理的。”]
真的就像砚台猜想的这样,“我”这个自称便衣警察的人是假的,但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个被“我”坑的青年人,竟然是真正的便衣警察。
接下来就是场面逆转,原本趾高气昂的“我”蔫了,而原本蔫巴的青年男子变得趾高气昂,当真是风水轮流转。
接下来在青年人的逼问下,“我”坦白从宽。
[“是那样……”
“不论你怎么个干法,可神色慌张,我一眼就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