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酒具,长流尖尾,束腰,平底,三棱足,独具特色。” ...... 将地底的器物收获完后。 陈锐进入到真正的夏城地底遗址。 陈锐发现了一个大鼎,这是一个大方鼎,长方,四足,鼎厚立耳,折沿宽缘,直壁深腹平底,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器以云雷纹为地,劲部饰带状饕餮纹,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 造型厚重典雅,气势恢宏,纹饰美观,铸造工艺高超。 陈锐拿出一个卷尺,对着大鼎量了量。 鼎高105.2厘米,口长112.5厘米,口宽75.4厘米。 陈锐抬起大鼎掂量了一下。 重量至少在700公斤以上。 这个鼎非常大了。 铸造这个重达700公斤以上的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这足以反应夏朝青铜铸造业的宏大规模。 陈锐在器内壁发现铸有铭文,21行450+字。 陈锐将大方鼎收进孕海珠空间。 为了搞清楚鼎的来历,陈锐也进入了孕海珠空间。 首先,陈锐用水清洗掉鼎上的泥土,使鼎恢复到清亮锃新。 然后用数码相机拍摄了器内壁的铭文。 显示在电脑上,放大。 结合甲骨文,周篆,象形字逐字释放。 陈锐并不是古文字专家,且时间有限,458个字,陈锐释读出100+字。 虽然不能解释铭文全篇,但铭文大概的意思懂了。 夏朝有个君主叫杼。 杼是少康之子,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君主。 杼承后位后,他了解东夷对夏室的不满,为了巩固在东方的势力,他把都城从原东迁至老丘,他重视发展武器和制造兵甲。他还派人讨伐东南沿海地区的东夷,传说其获取了吉祥物九尾狐。 夏朝的版图在杼的统治下扩张到了东海之滨。 杼在位期间是夏朝最昌盛的时期,夏人对杼格外尊重,为杼举行过”报祭“,认为杼全面地继承了禹的事业。 这篇铭文是杼的儿子夏后槐铸造的,为了歌颂他父亲杼的功绩。 铭文全篇的内容杼继位开始,描述杼迁都,发展武器和制造兵甲,讨伐东夷,东夷部落向杼 纳贡祝贺等等事迹。 陈锐将这鼎命名为夏后杼鼎。 《竹年本纪》载,夏代多位君主称呼前冠以‘后’字,如‘后启’,‘后相’,‘后少康’等。 ‘后’字夏代与‘君’、‘王’同义。 ‘夏后’即‘夏王’的意思。 因为这个四足方鼎是夏后槐在位时铸造纪念、歌颂父亲杼的。 所以,四足方鼎被陈锐命名为’夏后杼鼎‘。 不需要其它证据,单这尊’夏后杼鼎‘就证明了夏王朝的存在。 而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