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及冠的青年变成了行将就木的老朽,嗷嗷待哺的幼童变成了江左有名的大名士。而墩兄他们也走了。”王会有些伤感地说道。
“斯人已去,叔父请勿哀伤!”王二爷见状后,连忙劝慰地说道。
“老夫没有为墩兄他们感到悲伤。墩兄他们虽然已经去了。但他们为我琅琊王氏的昌盛贡献出了毕生的心血。老夫不会为他们感到悲伤,只会因他们而感到自豪。”王会挺起了胸脯骄傲地说道。琅琊王氏就是在他们这一代人的手中走到了最辉煌的顶点。
“那叔父您在感伤什么?”听完王会的话后,王二爷有些疑惑地问道。
“老夫是在为我琅琊王氏的前途而感到堪忧。”王会担忧地说道。
“前途?”王二爷的脑子有些乱了,完全不知道王会在说些什么。
不过王会也没有理睬他,自顾自地说道:“我琅琊王氏之所以能成为江左第一世族。能够在墩兄以及导兄时期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靠的可不是书画亲谈。而是墩兄手上的十余万精锐。当时导兄能够成为执政,总领朝政。也正是因为有这十余万精锐的撑腰。”
“可你看看咱们琅琊王氏的后代子弟现在在干什么?先别说其他族中子弟了。就先谈谈你王逸少的几个宝贝儿子。大郎沉迷于佛经,二郎沉迷于五斗米道教,三郎年少轻狂,学谁不好,偏偏学阮籍(魏晋著名的狂士)。剩下的年幼尚且不谈。他们三个有干过正事吗?现在咱们琅琊王氏的年轻一代别说从军了,就连从政的都没有几个。长此下去,我琅琊王氏安能不衰败?”
“曦之教子不严,还望叔父恕罪!”看着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王会,王二爷立即低下头来请罪道。虽然此时的他对王会的说法有些不以为然。
“请罪就不必了。琅琊王氏的现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得了的!老夫今天找你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告知你的。”王会有些无奈地说道。
“要事?”王二爷有些好奇,对着王会继续说道:“请叔父明示!”
“殷渊源就任扬州刺史后,打算推举你为右军将军!委任状最近将会下达,老夫先提前通知你一下。”王会面无表情地说道。
“右军将军?”王二爷惊道。随后王二爷又好奇地问道:“叔父,难道咱们不需要遵守那道协议了吗?”
二十多年前,王墩造反失败后(王敦是病死的)。虽然琅琊王氏没受到王墩的牵连。但作为代价琅琊王氏与晋室以及各大世族达成了协议。那就是以后琅琊王氏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