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中国的老百姓好像过好日子的时候不多,这次大清与洋夷开战倒霉的也没少了老百姓。中国的官刮地两尺半的都得算好官,因为官老爷们大部分都不能设身处地的去考虑百姓的感受,一代名臣文祥也不例外。他迁徙北塘居民的时候,也没怎么考虑百姓的感受,他做的仅是写了一道命令而已。
因为战事需要迁移百姓,虽然中国的百姓在这个年代没啥国家意识,但是朝廷让搬也就搬了。不过文祥的活干的实在是太糙了,既没有安置的房舍,也没有接济的物质,一张大白纸写上点黑墨点子扣个红戳子,就把百姓们给轰了出来。他这不是两国相争迁徙百姓,他这是黑社会清场。经办的官吏兵丁们当然不会白出工,自然也要搞点好处,北塘的百姓们是有钱的破财,没钱的就只能破家了。因为这一趟迁徙,北塘百姓可是遭了大罪,莫名其妙就被迫毁家纾难的也不在少数。
被轰出了北塘就没人管了,虽然不是数九隆冬,可是被撵到野地里谁也不会舒服。百姓们带着对于官府和朝廷的一肚子抱怨,扶老携幼的离开了家园,谁都无处可去,只能就近投亲靠友。好在这个年代一个村镇的人大多同姓,而同姓不能通婚,百姓们又都没有出远门的能力,所以基本附近都有些姻亲。
万幸洋夷的兵马还没有上岸,官兵们只能揩油不敢明抢,所以北塘的百姓们手里还多有些细软和牲口、口粮,不至于过寄人篱下的日子。不过在亲戚家刚消停了两天,另一波冤家找上了门来,两国交兵当然不能只被一家抢,百姓们只能祈求神佛保佑,这波下手轻一点。
文森特把征集物资的任务交给了威尔逊,既是对他登陆北塘过程中功劳的奖励,也是再一次的歧视了他。其他的几个主力团都在休整备战,威尔逊的有色士兵们就该去干些杂活,毕竟别人都比较忙。威尔逊一点也不新欢这个任务,尤其是不喜欢这种被看低一等的感觉,不过征集物资油水丰厚,他的部下们个个欢呼雀跃,他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在可爱老人的引领下,三百余名手持洋枪的士兵,扫荡了北塘西北的三个无名村落。印度人更是贴心的制作了一批木棒出来,抢劫的时候驱赶百姓,木棒比步枪要好用的多。
英军赶到了最后一个村子,也就是老人的家乡,老人还特别客气的请威尔逊去他家里喝茶。威尔逊欣然接受了老人的邀请,他有些管不住自己的部下了,只能求一个眼不见为净。印度人经过的每一个村子,都是奸淫掳掠无所不为,身为贵族的威尔逊虽然不在意中国人的死活,但是他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