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藻是倭仁一类的人物,能唱出调门很高的政治高音,但基本不干事,只管挑刺,做监工。曾经团结一心的总理衙门,从此派系林立,只在表面上维持着一团和睦。在这之后,无论军事、经济、人才建设等任何改革,都无不遭遇重重阻力,打横炮的、使绊子的,弄得奕欣也是心灰意冷。
慈禧这次搞大换血,是提前五天便开始动作的。她先是以祭扫皇陵为名,把奕欣给打发出了北京,然后便频频召见奕譞确定新班底的成员。以奕欣二十多年执掌最高权力的苦心经营,他必然也能及时掌握这些异动情报。如果说这次易换枢廷,是慈禧太后发动的不流血政变,那奕欣绝对是心照不宣、并且默契配合地“被政变”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早已证明,一个执政者、尤其是改革者,如果没有足够的权威资源作保障,他的改革是难以推进的。而奕欣所能掌握的权威资源,并非完全自主,在很大程度上还必须取决于他和慈禧太后之间的权力平衡。大权旁落,除了作为减震器外,还能做什么呢?
随着奕欣地位的不断下降,他也日益成为一个大管家而已,平衡着上、下,平衡着左、右。如今奕欣终于累了,他要去歇歇了,他竭尽一切维护的朝廷,已经不需要他了。慈禧也终于成功了,她穷尽二十年之功,终于熬死了慈安,把揽权的奕欣换成了听话的奕譞,慈禧太后终于成为了大清唯一的主人。
“他们还能干点正事吗?用战事当作权利斗争的筹码,他们也太没正事了!”长春的果兴阿,在看明白了一切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