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是五个指头,握起是一个拳头。
——青海蒙古族谚语
左宗棠听闻马占鳌主动率领起义军向清军投降,真是喜出望外。他立即派人通知马占鳌,要他亲自到安定(今天甘肃省定西县)的湘军大营请降。
左宗棠的心中早就在盘算,要想让西北长治久安,必须实行“甘人治甘”。只是眼下还没有找到一个条件合适的“甘人”。
他想借此机会考察一下马占鳌。
1872年3月,马占鳌派遣自己的长子、时年17岁的马七十五会同马永瑞的儿子马如蛟、马万有的儿子马福才、马海晏的儿子马麒(即马芳的父亲)等10位起义首领的后人,一同前往安定的左宗棠大营,名义上是献良马、表忠心,实际上是在试探左宗棠的诚意到底有多大。史称十大少爷进安定。
这些年龄不到20岁、长相英俊的回回青年出入戒备森严的军营,面不改色,谈笑自如。
左宗棠看到以后感到十分惊奇。在他的印象中,回回青年都是一些凶神恶煞和奸诈刁蛮之徒。如今看到这些玉树临风、气度不凡的年轻后生,他的心中顿时有了一丝欣慰。
左宗棠询问带队的马七十五道:“你就是马七十五?为什么要取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
马七十五口齿伶俐地回答说:“报告左大人,我出生的时候,我的阿爷刚好75岁,便给我起这个名字作为纪念。”
左宗棠对这些镇定自若的回回少爷们逐渐产生了好感,一边设宴招待他们,一边向他们讲述大清的伟业,激励他们要选择正确的道路,为国家和朝廷效劳。
他末了笑着问道:“马七十五,我给你改个名字怎么样?”
马七十五彬彬有礼地回答道:“有劳左大人了。小辈不胜感激。”
左宗棠沉吟了一会,说道:“我看你就叫作马安良,字为翰如吧。希望你谨记肩上的使命,将来为社稷除暴安良。”
马七十五笑着说道:“谢谢左大人的教诲。小辈一定努力做到!”
到了这一年的夏季,左宗棠看到河州的局势日趋稳定,打算把军事重心转向其他地区,于是便将大营移往省城兰州。
他在兰州落脚以后,再次派人通知马占鳌和马海晏等河州起义军的领袖前往兰州会面。
马占鳌在出行兰州之前做了精心的准备。他在两只梅花鹿的鹿角中间挂上了写着“天下太平”的红绸横幅,又调遣4000余匹骡马,把14000多件起义军的枪矛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