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2 / 10)

想不明白,为什么蒋司令要命令东北军不准抵抗,他也曾犹豫过是不是自己信错了国民政府,嘴里不禁说着“真是岂有此理”,后来他终于想明白了,想必现在蒋司令觉得我们实力还不够,还打不过日本人,退一步海阔天空,正如蒋司令说的“攘外必先安内”嘛,等我们把国家内部一切稳定之后,政府定能一举将小日本赶出中国去。

第二次就是日本人将溥仪接到长春,在那成立了(伪)满洲国,张先生那阵子整日闷闷不乐-大清好不容易被推翻了,怎么能在日本人扶持下再活过来呢?

“真是岂有此理!”那段时间他也失望至极,觉得国民政府没有了当年的气魄,可张先生又想了想,现在除了国民政府、除了国民党,谁还能救我泱泱大国呢?想必政府肯定有她的考虑吧,想必安内后一切攘外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这么想了想,张先生后来也就释怀了很多。

其实张半仙对国民党有如此期待,都源自他对晚清政府的恨:张半仙本名叫张坤乾,从小家里比较穷困,不过他饱读诗书,励志长大了要为大清效力,以拒洋人于国门之外、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

在张坤乾十九岁那年,即光绪二十九年,本无正科,因次年便是西太后七旬万寿,朝廷遂在那年特开了一届恩科。张坤乾参加了江宁府乡试,得了乡试第四名,本地第一名,凭他的成绩本可以参加第二年的会试,甚至是殿试,只是因为家里穷困而未贿赂当地官员,他就被官府以各种理由取消了会试资格。从那时起,每到愤愤之时,“真是岂有此理”便成了他的口头禅。

他本想几年后再去赶考,没成想那届恩科却成了大清最后一届科举,自此之后,他便对大清政府失望透顶,对大清官吏深恶痛绝。直到孙中山扛起辛亥革命的大旗推翻清朝,张半仙就觉得是国民政府替自己报了仇,也就处处维护国民政府了。当年,在得知江苏等地相继宣布脱离满清、宣统皇帝尚未退位之时,张半仙便在村里带头剪掉了长辫子,以示拥护新政府,直至几年后孙中山将革命党改组为国民党,他便继续拥护国民党。

就在石柱和村里人听着张半仙带来的各种消息间,一眨眼又过去了几年。

石柱学习一向都不错,这一年已经考上了中学。学校里有一门本国史课程,上课的先生叫傅振国,石柱特别喜欢听这门课,从中听到了不少历史人物、英雄事迹,学到了不少朝代兴盛衰亡的道理。

有次讲课,傅先生讲到了现代中国之未来要靠什么,不少学生都说要靠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最新小说: 带着三国宝物闯水浒 盛唐之帝国崛起 三国紫金劫 云螭命 扶苏的恐怖屋 木匠皇帝的自我救赎 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 一念平生 三国之绝世谋臣 火炼天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