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公输子,卢医子求全订
语言跟文字在传承上,会有一些差异。
文字传承除非经受毁灭性的打击,否则不管在结构上还是本质上都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但是语言传承却很容易受到影响,因为在新时代之前,文字传承还是少数人的传承,因为这些少数人只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里自己跟自己玩,所以不会受到太多的影响,很多东西都是约定俗成。
但是语言传承确实一个大多数人的传承,人类在使用文字的时间,远远少于使用语言的时间。
而且影响语言的最大因素,就是语言环境的影响。
十里不同音就是因为语言环境的影响,因为语言的独特性容易形成小团体的凝聚力。
然而当小团体变成大联邦之后,就需要一种公用的语言,后来被称之为雅言,也就是古代的普通话。
最早的雅言应该是从夏朝开始启蒙,然后到商朝开始成熟,最后被周朝继承,发展到诸侯各国之间。
但是由于后期诸侯国的地位已经超越周朝,几千年的雅言习俗也慢慢受到了质疑,各国都觉得自己本国的语言,也可能当成是雅言,所以在各国交流的时候,他们会在原本的雅言中加入自己的口音。
也可以成为国家地位决定雅言口音。
所以就很容易分辨出来雅言之间的差距。
因为语言的发音还是有一种本质的差距,所以在原本的发音中加上方言语调,就会显得略微奇怪。
就像是后世的川普塑普东普粤普台普等等。
赵国说赵雅,秦国说秦雅,燕国说燕雅。
赵国虽然也是商朝嫡系,但是因为和晋国这个周朝嫡系混得太久了也就被同化为周晋系的口音,而周朝是来自当时西陲的部落,所以发音与夏商差异很大。
商朝虽然来自东面,但是与夏朝交流是最完善的,雅言也可以说是起源夏商,是周之前的正音,所以商朝遗存的国家中,以鲁国,宋国,卫国都是正统的商雅音。
鲁国和卫国虽然是姬姓君主,但是所统领的都是殷商遗民,这时语言和文字在普及上的差异就显现出来了,文字的统一只需要确认权威就可以了,就像是秦朝后期书同文,就是只认可秦篆,其他的文字一该不认,官方权威不认可接受的文字,普及成本上来说并不大,第一是文字使用者毕竟是少数,第二就是文字只有被认可,才会有价值,否则就是乱涂乱画。
但是语言在普及推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