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祝由之术
动物有一种本能,尤其是哺乳类动物,在判断对方能力的时候,本能的习惯依据对方体型特征来判断。
比如鸵鸟,作为体型最大的鸟类,能够生存到现在,自然是有自己的生存能力的,不管是在战斗力,繁衍能力上,都是十分优秀的。
但是鸵鸟在判断对手能不能打得过,主要是看对方的体型,所以往往会因为‘轻敌’被猎豹这样的敏捷形野兽偷袭。
而且鸵鸟的攻击性还是很强的,对于侵犯领域的‘弱小’生物会采取主动驱逐,所以鸵鸟对于古非洲人来说,当时是一个头疼的存在。
因为鸵鸟一看到成群的人,就会迅速逃跑,无法猎杀,但是遇见落单的古非洲人的时候,又会寻衅滋事,而落单的人,是打不过鸵鸟的。
所以在跟鸵鸟打交道的过程中,慢慢摸索到它的习性,古非洲人发现,鸵鸟在发动攻击之前,会将自己的头伸至更长,所以人们只要将双手高举,手臂高过鸵鸟头顶,就会把鸵鸟吓跑。
鸵鸟单挑时候依靠身高来欺软怕硬的特点被人类发现之后,鸵鸟就成了古非洲人嘲笑编排的生物之一。
这个发现,一直流传千年,最后让鸵鸟背上了很多不科学的刻板印象。
比如人们用‘鸵鸟’来比喻逃避懦弱心理。
还编排了一个鸵鸟遇见危险就会把头插入沙子里掩耳盗铃的荒谬故事。
科学表明,鸵鸟生活在炎热的沙漠地带,那里阳光照射强烈,从地面上升的热空气,同低空的冷空气相交,由于散射而出现闪闪发光的薄雾。
平时鸵鸟总是伸长脖子透过薄雾去查看,而一旦受惊或发现敌情,它就干脆将潜望镜似的脖子平贴在地面,身体蜷曲一团,以自己暗褐色的羽毛伪装成石头或灌木丛,加上薄雾的掩护,就很难被敌人发现。
另外,鸵鸟将头和脖子贴近地面,还有两个作用,一是可听到远处的声音,有利于及早避开危险;二是可以放松颈部的肌肉,更好地消除疲劳。
实际上鸵鸟心理确实是指最早人类用‘虚强’来恐吓鸵鸟得来的生活经验,只不过在代代相传中被曲解了。
而且这种虚强恐吓对方的心理,在人类文明中无独有偶,在华夏文明中,有个耳熟能详的成语,叫做黔驴技穷,本质道理跟鸵鸟心理就有点相似。
这跟人类在进化中总结的经验有关系,而且这种经验,一直在文明的延续中口口相传,最后成为一种社会‘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