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另一个核心技术,机芯技术也就是读取VCD光盘的读取器,万燕当时用谁的机芯,雷卫东不知道,也没去查过,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不是自己的机芯,因为万燕根本就没有那个技术自己生产机芯。
在当时国内可以生产读取C-Cube公司二代解码板的机芯厂家就两家,分别是索尼和飞利浦这两大巨头。
在当时据说因为索尼不重视这一快,生产量跟不上,国内的机芯基本上就被飞利浦垄断了。
知道当时机芯价格卖多少吗?
据说一个飞利浦的机芯生产成本不到20美元,而销售要到70美元,这也是几倍的利润呀。
据说仅仅这两项元器件,几年内两大厂商就在国内赚取几百亿的利润。这可能就是后世网上传说的飞利浦等公司在VCD市场收取上百亿专利费的消息来源。
可是飞利浦公司和C-Cube公司赚这种钱,国内那些VCD生产厂家根本没办法,要不你不生产VCD,生产的话就必须购买他的东西。可以说技术垄断才是最可怕的,你根本无力反抗。
当然在解码板与机芯之间需要加上相当复杂的控制系统才能完美的联结起来播放数字光碟,涉及到许多辅件与系统控制系件的开发。
估计当时万燕的开发主要就是这一块了,不过这一块对于那些巨头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以他们的科技含量,就是万燕申请了专利,也会轻轻松松的绕过去的。
在当时为了垄断市场,C-Cube公司和飞利浦公司合作,对于那些从自己厂家拿货的VCD生产商直接提供技术,让那些厂家可以使用两家公司提供的控制系统直接生产VCD整机。
飞利浦公司和C-Cube公司的暴利直到后来第三家企业的加入才宣告结束。
看到飞利浦和C-Cube公司大把大把的捞钱,有责任的公司当然不甘心。
首先发起挑战的是新科公司,因为国内没有技术力量,无法进行解码板的开发,新科公司就去国外找。
在硅谷,新科公司拿出一百万美金投资美国ESS公司进行VCD解码板的开发。
终于在1997年,ESS公司退出了成熟的第二代解码芯片打破C-Cube的技术垄断。
同时日系厂家在国内大量投产机芯,使得解码板的价格和机芯的价格大幅下降,才结束两大公司的暴利。
不过这时候国内各大生产VCD的厂家已经打起了价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