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有存在感——这就是我们媒体押注的下一个中路新星?
韩国观众觉得很离谱。
像这种中单,放在过去,连ID都不配被人记住,因为差的没特点,想取个外号羞辱,都不知道从哪下手。
LCK教练团自动忽略第一场的得失,开始喊话,“让我们带着享受比赛的心情吧。”
时代不一样了。
差距小点还能奋起直追,差距肉眼可见的落后,那就只能享受竞技本身带来的意义。
部分分析师有被这场洲际赛吓到。
跟去年还不一样,去年还是有来有回,加上BP顺序暴露太早,很多圈内人士都说被研究了。
但今年呢?
从小组赛到决赛开局最该拿分的一把,还是输掉,这让部分人开始反思,是不是技战术运营理论,落后于LPL了。
资源团是这样,面对劣势做出的选择也是这样。
LPL四支队伍各有风格,但主基调,都是很愿意接该接的团,并且节奏不对时,敢于冒险,就好像LPL不太把胜负关系放到对手失误身上。
LCK以前很流行一个观点,不做50以下的事。
什么意思。
风险大于收获的决策,不要去做,gank成功率很低的事,不要去想。
很多时候,靠着稳健的压迫,对手总会给到机会。
LCK极少考虑奇迹团。
因为奇迹团不是胜利密码。
“解说不会打的团,xx教你打”。
这句话很酷,但谁都愿意更从容一点。
甚至。
有些人在想,是不是主动权加运营才是最好的方式,那种过于尊崇防守反击等对手犯错的思路,随着各赛区水平提高,越来越需要考虑“抓”,而不是“放”。
以前解说常说LCK资源交换做得好。
但现在。
拳头逼着部分中立资源优先级最高,再用以前那种规避方式,是不是落伍了?否则怎么解释,今年这届洲际赛,LPL四支代表队的战术执行能力比我们亮眼一些。
SKT的分析师就在这么想。
SKT目前的困境正是双c没了以往输出端的统治力,再想让Faker靠一己之力,打开局面,有点不太现实。
看看RW。
SKT分析师觉得他们的人员配置也不比自家厉害,但他们配合的决心,完全不是如今的SKT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