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假期,唐浩还是没心没肺的玩着,郑焱却是几乎跑遍了沪市与深城两个地方的书店,图书馆。本来想了解一下这个时代计算机的发展状况,可没想到的是,跑遍了两个地方,也就只见到了几本介绍计算机的书而已,一些专业领域的书籍一本没有。
想到后世网络科技的发达程度,郑焱第一次对于这个时代的信息封闭感到不适。想想后世的度娘等一系列网络科技大牛,还有智能手机普及之后,各种新闻信息推送,那可真的是不出门而知天下事。
终于到了新生报到的时间,郑焱想着总算开学了,毕竟郑焱想要了解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可能也就各大高校的图书馆或者是一些研究所才能找到。
郑焱和唐浩的父亲还是决定两家人一起送孩子去上学,顺便看一下能不能在首都找到发展的机会。
看着此刻人头攒动的校园,有首都本地一身轻松来报道的学生,也有背着大包小包拎着麻袋来报道的学生。可是郑焱心里却知道,眼下的这批学生,几乎可以说100%会在将来成为社会各界的精英。此刻,郑焱已经在心里盘算,如何利用好大学的四年时间,组建好自己未来的创业班底。
唐浩也在看着四周的人群,就在郑焱以为,唐浩被这所百年名校的人文气息触动的时候,唐浩一句话差点没把郑焱噎死,“你小子该不会知道这所大学女生多,才决定报这所大学的吧?”
实在难以跟上唐浩跳跃性思维的郑焱,只是白了唐浩一眼。
此时的京大,虽然是以文科著称的老牌名校,但是对于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专业还是很重视的。
来到宿舍之后,发现宿舍里已经有了两人。住宿条件也相当不错。毕竟此时的招生非常严格,并未出现后世那样扩招的情况。受到生源的限制,宿舍这种在以后比较稀缺的资源,还算充足,四个人一个宿舍。
双方父母把两人送到宿舍之后,看到住宿条件也不错,想到孩子以后毕竟要和同学长期相处,而且年轻人在一起也会有更多的话题,便直接离开了。
四个人相继做了一下自我介绍。
年龄最大的董川,来自陕北农村,已经21岁,复读了两年才考上。性格粗犷,典型的陕北汉子。
其次就是首都当地人赵卫民,父母都是国家公务人员,成熟稳重,但是也很随和热情。
虽然赵卫民没有作过多的介绍,但是作为和赵卫民已经同学同寝过的郑焱,可是清楚地知道,赵为民的父亲已经是财政部副部级领导。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