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情境下,大明朝廷并无什么特别的举措,对于立下如此泼天大功的刘仁玉,朝廷没有升官,没有进爵,更没有半分金银赏赐,朝廷缄默无声,只当没有这件事情发生一般。
崇祯知道刘仁玉不会在意这些东西,他也就没有打算给,而且就算要给,现在他能给的,除了王爵,还能有什么?
朝廷里不是没有达成动心思,希望崇祯用封王为条件,诱使刘仁玉出兵南下,与李自成火并,如此既可以削弱刘仁玉的实力,又可以打击李自成,何乐而不为。
朝廷嘛,不用出钱,也不用出兵,只需要给个空头王爵即可,陕西本来就在刘仁玉手里,给他就是了。
虽说刘仁玉终究也是个祸害,但是跟李自成相比,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李自成摆明了要改朝换代,是要灭掉大明的,李自成是朝廷不共戴天的死敌,而刘仁玉却有些像中晚唐的藩镇,虽说不听话,但面子上还是听皇帝的话,听朝廷的话。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陕西的赋税,加上辽饷,剿饷,练饷,甚至还有灭掉后金之后的缴获以及粮食,刘仁玉都派人送到了京师。
正是因为有刘仁玉的接济,江南的漕运断了,赋税全部没有了,大明朝廷却仍然能够正常运转,官员们的生活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刘仁玉如此的体贴,到了这样的地步却不与朝廷为难,有些大臣的心思就活络开了,李自成在南方杀的那般酷烈。
自己这些在京师做官,被李自成称作头号巨贪大恶的国贼,若是到了李自成手里,安能还有命在,不说为了大明,为了自己,也要找一个抵挡李自成的法子。
这个法子,就是用朝廷的名器王爵为条件,默许刘仁玉裂土称王,仿朝鲜之例,成为大明藩属国,然后朝廷再下旨,调藩属国国王刘仁玉的兵,南下剿灭李自成。
崇祯九年七月,左顺门朝议。
今日朝议,就是要议能否将陕西封给刘仁玉建国,让刘仁玉自选国号,报到朝廷来,朝廷册封,册封完了以后,就火速让刘仁玉南下,平定李自成。
与往日不同的是,这个计策却是温体仁带头上奏崇祯的,他这个老滑头,这次终于不再滑头了,因为他那些从老家逃到京师来的家人说,他温体仁被李自成列为头号巨贪大恶,李自成必欲除之而后快。
温体仁的家人大多被杀,只有几个儿子拼死逃了出来,来到京师就极言李自成之酷烈,温家遭到灭顶之灾。
内阁首辅温体仁虽说当政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