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两三感受到了苏择东在言语上对自己的尊敬,因为发言跟汇报,完完全全是两个概念,且即使是刚才自己一时没有注意,将他叫做弟弟而不是苏堂主了,苏择东也并没有显露出之前的那些不快的表情,相反,好像还很享受,被自己叫做弟弟的滋味。
苏两三在汇报自己的工作进程时候,先是大力地表扬了晓七儿在这段时间里,给他这个在后勤营当中没日没夜工作的书呆子送去的各种关于蒙古部队的步兵、骑兵以及重甲兵的情报,以至于他能够在分析完这些数据后,列出与其相对应的表格。
随后一番比较和反复地实践过后,便形成了相关的体系,较为科学的精准测算出了,骑兵的速度要比步兵快上两到三倍,要比重甲兵的速度,快到四到五倍。
得出这样的数据后,在战场上敌人对立、战斗的我军将领便可以通过大概的运算,知道对方的大致阵型分布,推算出敌人的兵力部署情况。
如果再厉害一些的将领,还能从敌人的进程速度,推算得出,对方在那一次战争中的侧重点在哪里,即重点的防御,会是在什么地方设下相对而言重量级的兵力,等等。
这样的数据虽然简单,流传到后世也仅仅只是在古籍书中的一段话,但事在人为,看使用的人怎么个将其灵活运用的方法,才能确定这东西是否是有用的,且实践出真知,书上写的是死的,但是写书的人和运用这个道理、观点的人是活着的。
苏择东从后世的书籍中也是知道这个速度观点的存在的,且明确的提出、论证这个观点的书籍则是大有的在,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全册一千多元,买不起,泡在图书馆中一年,也是可以看完的。
其中就有涉猎到,各种名将虽然没有系统的意识,但每一次上到战场的时候,总能将其和好的运用起来,完成对敌人的绞杀工作,这边是科学的力量,不需要任何人予以证明,因为它来自于实践。
苏择东知道,现在不是歌颂的时候,因为这个道理和理论,是需要人为的操作才能够运用得好,所以并不能急于对其予以认可,此时应该只是点头认可便是。
苏两三确认这个相对于自动化火器而言,难度和吸引力都不能混为一谈的敌军速度进程研究、报告的确是不能引起苏择东的太多关注和感慨,所以想当然的也认为,关于我军粮草运输方面的研究报告,苏择东的表情、表现应该不会比现在的好得了多少。
果不其然,苏择东似乎是对此早就有所调查或者是研究,从而所有了解后,对苏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