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子监国的这段时间,群臣对于太子的政务能力有了非常高的认可。
他以一人之力,每天处理奏折四百多道,从南方的水灾,北方黄河的治理,再到边关防范那些草原民族的进犯。
如此繁杂的事务,几乎每一样都做得非常周密的部署和详细的安排。
如此旺盛的精力简直令人胆寒,而且除此之外,太子晚上还要服侍皇帝汤药,几乎一整晚合衣,未曾敢睡。
而且他还晚上要批阅奏折,亲自为皇帝熬药。
太子几乎是连轴转,一天也不得休息一会儿,就连吃饭,也是光禄寺提供的朝食,与群臣没有什么区别。
太子在短短时间之内,就收获了良好的风评。
朝中已经传言,太子大有太祖风范,想当年,大明开国以来,太祖就是这样。
每日宵衣旰食,一天处理政事多达四百余件,几乎事必躬亲,一个人独揽大权,把宰相的活全干了。
在他以后,他的儿子孙子实在是受不了这样的苦日子。
光是每天处理的奏折堆积如山,还不算各地发来的军报,人事任免。
仅仅处理这些,几乎占据了皇帝一天的时间。
而且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除去春节,中秋和元旦,可以休息三天,几乎其余时间全都是这样度过。
当时洪武年间,皇帝都以身作则,群臣尽管苦不堪言,可又能说什么呢?
而如今的太子大有太祖之风范,甚至有些方面还强过太祖,博得一些御史和言官的一致好评。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其实太子每天过得很舒服。
白天所处理的大部分奏折,几乎有一多半被秉笔太监兼东厂厂公杨海秘密带到了秦王府,思雨来处理。
即便是到了晚上,皇帝的病情渐趋平稳,完全不需要他晚上寸步不离。
最多就是熬上那么一剂汤药,便彻底无事了。
而是为了给群臣营造一个有为之君的好印象,一直对外的口径都是太子亲自服侍皇帝汤药,晚上也不得安眠。
这也是为了将来禅让做准备,好让天下臣工,都觉得太子完全可以依靠,能够成为一代明君期盼着新君马上继位。
同时也给那一些油滑的老吏,头上敲响警钟,好按他们完全明白太子比现在的皇帝更为严苛,只怕是。与太子有些相像,大有太祖之风更让他们不敢懈怠。
遥想当日洪武年间的那些大臣,简直生不如死,每天都生活在巨大的死亡边缘。
而今,但是想一想就觉得不寒而已,哪敢还存有懈怠之心。
这么一来,大家似乎都满意。
皇帝满意,因为他觉得,下面的这些大臣并不会因为政务交接而怀疑太子能力难以胜任而感到恐慌不已。
而这些世家大族都看到太子的能力,而且太子大有太祖之风范,更让他们不敢蠢蠢欲动,只好服服帖帖地支持太子上位。
至于那些天下臣工,想必也是很满意。
因为种种迹象表明,太子完全可以胜任处理见杂的政务能力,完全就是一个有道明君。
而对于天下间的百姓,则更是如此。
太子大有太祖之风范,让那些盘剥他们的贪官污吏,不敢再横行霸道。
说不定太子也会把他们剥皮填草,效仿太祖,这在前朝也是有利可循。
似乎每个人都满意,皇帝满意,臣工们满意,天下间百姓也满意,太子当然更满意。
但是有一个人不满意。
那就是思雨。
她实在是要每天处理这么多的奏折,刚开始完全是兴奋莫名,好奇心促使她为太子分忧。
但是天天处理这么多的奏折,每天写知道的都写几百遍,而且有些奏折,根本不能只写着三个字,还得作出批示,完全在杨海的指导下一一写出来各项条陈。
说起来这完全怪太子。
一开始只将那些极为不重要的折子让思雨批示,但是到了后来短短几天以后,要做出一些重要批示的折子,也交给了思雨。
直到最后几乎太子把所有奏折全扔给了思雨。
尽管杨海悄悄苦劝太子,可是太子根本不听。
这完全出乎于他的意料。
这实在是太快了,快的他都不敢接受,不得不提早教会思雨,该如何批示那些重要大臣的奏折。
可是能够坐到这个位置上的大臣,又哪个不是人精?
这就要求,思雨仿照太子字迹作出批示时,不光字迹必须毫厘不差,虽然太子平时语句的口气也不能变。
只怕是一个不小心,一个不经意的错误,就会让大臣发现可疑。
到了那个时候,别说是思雨,一介平民而已,就连自己这个秉笔太监,怕是也会死无葬身之地。
太子起初,还存了一些畏惧之心。
可是思雨的批示实在是太像了,有时候自己都分辨不出来真假。
如此一来二去,他就生出了懈怠之心,索性一推二六五,全扔给了思雨。
而思雨简直连哭的心都有。
这一天,思雨终于罢工了。
“哎哟,我的小祖宗哎,你可真是要了老奴的钦命啊,老奴算是求你了,就批一百本!如何?”
杨海焦急上火,却拿眼前这个倔强的思雨,一点办法也没有。
这么多天以来,他也摸透了她的脾气,实在是倔强的很,她要是想干的事情不用人说,你不催促她,她也早给你办好了。
可要是反过来,她要是不想干的事情,你就算跪下来求她,她也不为所动。
“杨公公,这也太离谱了,我这一天,几乎除了吃饭睡觉,一睁眼都是奏折,奏折,连做梦都在批奏折!”
思雨嘟着嘴说道。
杨海也完全明白思雨的苦楚,的确是这样,只怕是换了另一个人早就摔了鼓棒了。
这也是太子欺负思雨的脾气,实在是太好,太过温柔。
可是人再好,再温柔也是有一定的脾气的。
“哎呀,思雨娘娘啊,你先把这些奏折批了,我回去马上跟太子讲,下回一定无论如何让他少拿一些来,我早就说过太子了,可他不听呀!”
思雨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开始批改奏折。
“杨公公,麻烦您让回去和太子殿下说一声,我想出去转一转,只要满足我这个要求,让我批改多少奏折也行!”
杨海见这实在是没辙,只好暂且答应下来,将思雨的要求转述给了太子。
太子一听,皱眉道:“这可不行,上次让她出去差点被人暗杀,都两回了,她怎么不长记性?”
杨海一脸苦笑对太子说道:“殿下,思雨娘娘已经是够闷的了,这一天下来,除了批改奏折就是批改奏折,你好歹让她轻松一下,不过你可以放心,老奴会暗中派人保护她!”
太子听了这话觉得也确实是如此,便点点头答应道:“那你就多派些高手,我这边的慕少卿,也给她调拨过去,不过你可跟她说好了,不能走得太远!”
杨海连忙点点头,很是十分中肯地对太子说道:“殿下这件事情,您不能靠思雨,靠得太死,有些大臣,他们可鬼精着呢,时间一长只怕是会迟早会发现端倪!”
太子听了这话点点头答应了,这些日子很少见到慕少卿,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他知道,这个侍卫现在有些不大听话。
但是好在他对思雨的一颗心没有变,所以派他过去保护思雨也最为合适。
当杨公公将这话转述给思雨以后,将太子的要求一一对她讲述,思雨忙不迭的答应了。
是觉得自己和小鹿开心极了,自从来了禁城,除了去过靖西茶酒巷烟柳巷京城那么大,几乎自己都没有好好转过。
可是每次出去都伴有危险,这一次太子暗中派过来了慕少卿。
自从上一次见过慕少卿以后,几乎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他,只见他整个人似乎是消瘦了好几圈,不免得惹到思雨非常心疼。
本想多和他说几句话,可是慕少卿似乎是专门为了躲避她,顾左右而言它。
这让思雨感觉到很痛苦。
无形之中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变得远了很多,可这让思雨觉得无可奈何。
第一站就先去了思雨的家,想叫上自己的母亲和弟弟一起出去,有些日子没见到自己的母亲了,而陈母似乎也老了很多。
思雨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觉得自己的母亲好像有什么瞒着自己,却始终不肯说出来。
不过当她提出来,要去外面走一走,转一转,陈母也当即答应了,于是,思雨和母亲弟弟带着小鹿,还有一些丫鬟婆子,分成这两辆马车去往了,城东一处湖泊。
那片湖泊名叫东平湖。
最是整个京城在夏季的时候最清凉的去处。
东平湖已经到了城外,出了东华门二三里,向右过一个村庄便是。
此时只见湖边,到处是香车宝马,一对对的情侣,在湖边嬉戏打闹。
在看那湖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湖面非常广大,几乎有半个京城那么大。
湖上有浮桥,岸边到处是垂杨柳,经风一吹,凉风习习,也可泛舟湖上,湖面上,有众多的野鸭,成群结对而行。
就在这时,忽听湖边有人冲她大喊道:“咦,思雨,来来来,这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