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神医在庐山脚下结庐行医,对来求诊的病人要求每人种一棵杏树。几年之后,庐山脚下,形成了十里杏林。而杏本身就是水果,生津解渴,果肉制成果脯杏干,也可以充饥。而里面的核就是杏仁,杏仁更是好东西了。
杏仁分南北,分甜苦,均能入药。南杏仁也称甜杏仁,偏于滋润,治肺虚肺燥的咳嗽。北杏仁也叫苦杏仁,降肺气平喘,是治肺实咳喘的良药。我们的老祖宗老早就意识到其中的分别,并且在多本医书中均有记载,《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等均有相关记载。
故此,我们中医的别称,就是杏林,取自古代名医董奉在庐山山脚结庐行医造福世人的典故。
其实东汉末年,三国乱世,我们还有另外两位名医,号称建安三神医。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很多人与事都用建安当为名号,比如著名的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里面孔融最为出名,因为小学课文有孔融让梨的故事。
而建安三神医里面,栽培杏林的董奉名气稍差,另外两位基本上只要是中国人都知道的。因为他们是华佗与张仲景。
华佗给关云长刮骨疗毒,给曹操治疗头痛症,有医书《青囊经》,还有世界上最早的手术用麻药麻沸散。
张仲景更了不得了,他创作的《伤寒杂病论》一书现在都是我国中医院校的必修科目,而里面的很多内容,今天依然可以采用与借鉴。
这次医学攻关计划用杏林命名,也是想大家都载一棵杏树,积木成林,造福中华百姓之意。
中国医学科学院当仁不让地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也与她下面有许多现成的研究所相关。基础医学研究所,临床医学研究所,医学信息研究所,系统医学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等等等等,还有其他更专业一点的微循环研究所,神经研究所,肿瘤研究所,输血研究所,血液病研究所,皮肤病研究所等等。
孙玉郎也搞不懂怎么有这么多研究所,要是一个研究所1年有1个成果,整个医科院1年就有20多个成果了。不说太早,就说改革开放30年来,那就说600个成果,那还了得,可惜地是,孙玉郎注意到墙壁上的一个荣誉展示,最好的荣誉是获得了南丁格尔荣誉勋章。
啊哦,南丁格尔是护士啊,南丁格尔荣誉勋章是护士勋章啊,哎人家倭国都好几个诺贝尔医学奖了呢,什么川崎病桥本病都命名好几个了,希望这次杏林计划能够成功吧,不要是泛泛而谈,更不能是专家教授瓜分科研经费的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