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鸿章对于宋应星的尊敬是发自内心深入骨髓的,就如同和谐时代的医科大学的新生对于钟南山教授的尊敬,如同农科院的新生对于袁隆平院士的崇拜一样。在得知宋应星即将抵达天津卫城的时候,杨鸿章放下手中的事情率领一千人的亲卫队出城五里相迎,可谓是排场十足。
虽然通行的队伍中还有包括杨鸿章的父母、二哥以及夏燕及其父母、大哥,还有许多杨家、夏家交好的商人。但是杨鸿章只是简单的跟他们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全程陪同在宋应星身边,这让五十岁的宋应星对于杨鸿章的感观大为改变。
在听完了杨鸿章关于天津城的规划之后宋应星也是竖起了大拇指,对于这个年轻的将军的见识也是非常欣赏。在杨鸿章的规划里,天津城的军事作用是相当于居庸关+宣大两镇,是北京城东面、乃棉甚至背面的最后一道屏障,所以整个城池的东西南北城墙加起来有三十里,每个城门口都设置有瓮城,瓮城城墙上有数量不等的炮台,为将来安置大型火炮准备,瓮城外面是护城河以及沿着护城河修建起来的大量碉堡。
单纯从进攻方里看,需要突破四道防御才能抵达城门。而城内的规划,除了将原来的天津卫城和难民营地包裹在内外,还要设置专门的商业去以及兵工厂、冶铁厂等。尽管宋应星不是专门研究城市建设的,但是对于年不过二十的杨鸿章能有如此见识也是颇为惊讶。
而杨鸿章也不隐藏,直接说出了自己请宋应星出山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研究火器以及开办大学推广格物致知,在大学里教授宋应星的研究成果以及西方的算术、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听了杨鸿章如此说,宋应星也是兴奋的脸颊通红,像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一样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杨鸿章。有一种千里马遇到伯乐甚至枯木逢春的奇怪感觉。
在给宋应星画了一连串的大饼之后,杨鸿章还是迅速地将宋应星拉回了现实,那就是如何建设好天津城,如何将天津从一个卫城发展成为堪比苏杭的商阜。
对于杨鸿章的这个目标宋应星也是持怀疑态度的,天津毗邻北京,优势南北运河的交接点,,还面临大海,可谓交通十分发达。不过听闻这位年轻的总兵不仅骁勇善战,而且对于商税十分在行,深得皇上信重,再看看身后长长的商队,宋应星第一次觉得可能在一般人看来有点无稽之谈的目标在这位年轻的总兵手里还真的能够实现。
杨鸿章要做的事情当然不能跟这个时代的官员一样按部就班,不然,就算完成天津城墙的建设起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