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过得鸡飞狗跳的。”
杨伟东在家琢磨了好几天,终于还是把人接了回来。
只是杨家众人,无论是老太太老头,还是杨老五和杨老四夫妻,都对王玲避之不及,看她的眼神中充满了鄙夷。
这么一对比,老太太的两个儿媳妇朱玉霞和史玉清倒是最让她满意的了,只不过史玉清肚子总没动静,她还是时不时的会嘀咕几句。
这年代不能生就好像有多大罪过一样,史玉清虽然分家但住在一个院子里,过得压抑就会跑来和她倾诉。
她觉得自己就好像是个垃圾筒,专门来听那些负面情绪的,她和杨卫国抱怨,“我怎么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人缘这么好了?”
杨卫国笑:“你怎么人缘不好了,你没看孩子们隔三岔五就想来找你这个三婶。”
那倒是,要不是老太太不乐意,这几个孩子恨不能天天长在这里,有孩子们勾着,在外人看来他们和杨家的关系没有疏远反而更紧密了。
只有杨家人自己知道,她自打分家后,一次杨家都没去过。说什么亲人,不过是个笑话。
时间就这么晃到了入秋。
杨卫国在山谷里种了红豆、绿豆,黄豆,还有小米、地瓜、土豆、香瓜和花生,甚至还种了几棵西瓜,结了几个足球般大的大红西瓜。
杨卫国还想像往年一样进城卖香瓜,却被陶真真给制止住了。她怕陶志对付他,真要把他抓了也没处说理去。
“这些东西能留的留,不能留的咱们自己吃,或者我去县里卖,反正你不能去。”
杨卫国当然不乐意,“你忘了那个姓陶的不安好心了?不行,要去也是我去。”他可不敢冒那个险。
陶真真没争过他,后来二人一起进了几次城,别说陶志,就是他那个一起的同事也没碰上。
陶真真也知道了,他进城几次也是有了固定的客户,跟自己卖豆芽二姐卖鱼差不多。他的客户可比自己的客户有能耐多了,他上次借的书,还有弄来的布票,都是那位大爷帮的忙。
她还偷着拿黄豆去换了几回钱和各种票,黄豆可是好东西,可以榨油,可以做豆腐,真要挨饿的年代吃上一把黄豆也是能补充营养救上一命的。
她不只一次的感慨,杨卫国分明就是这时代的主角,也不知道之前怎么混得那么惨!
二人日子虽苦却过得有滋有味,杨卫国是个体贴的人,很多事不用陶真真去操心都能想到给弄来,让她越来越觉出她的好,也觉得越来越离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