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这个年过得十分富足喜庆。
杨家在京都里上大学的养子老三和媳妇回来了,在京都里厂子干活的老五两口子也回来了。
没错,老五夫妻俩对村里的说法就是,在某个厂子打临时工。至于大家伙信不信就不归他们管了。
一年没见,丫丫对他们很是陌生,躲在史玉清的后面不肯出来,直到陶真真拿了漂亮衣服和好吃的引诱了半天,小脑袋才探出来,咬着唇声音极小的叫了声“妈妈爸爸”,不叫不给好吃的,没办法,小丫头为了好吃的才叫的。
老太太脸上都笑出了褶子,实在是她想板脸也板不住,老三媳妇给她和老头买了毛呢布料,春秋的布料,还有二斤藏蓝色的毛线,那线才软和呢,她活了半辈子也没穿过毛线织的衣服,拿着搁手里稀罕的看来看去,不时的贴到脸上试试,“软和。”
其实扎人,不如后世的柔软,可这时候这是好东西,老太太又喜欢。
除了这些,吃得没少买,像干海带、紫菜、虾皮子、干咸鱼这些,拿到这边都是稀罕物。
最让老太太满意的是,老三给了他三十块钱。“妈,这是给你和我爸的过年钱。”这可赶上厂里工人一个月工资了。
晚上,老太太热情的留他们夫妻在家里住,“就搁这住吧,大家挤一挤,回去也没意思。”
“不了,我们还是回去吧,一年没回来,还得收拾收拾,再说,老四和玉清都给烧好屋子了。”
陶真真两口子觉得,还是回自己的破草房睡得舒服自在,房子空了将近一年,不过前些天杨老四就天天过去烧火,史玉清又帮着收拾了收拾,要不没法住人,四个墙角都已经结冰了。
陶真真要抱着丫丫回到自家,结果这孩子又是踢又是蹬的不肯跟她,杨卫国要过去抱也是一样,老太太沉着脸道:“惯得,不用管她,抱回去一晚上就好了。”
陶真真却不想让孩子这样哭闹,她笑着放下丫丫,在她面颊上亲了一口,“丫丫不肯回去就算了,等熟悉两天再跟我回去也是一样的。”
丫丫蹭一下又躲到史玉清身后,抹着眼泪直摇头。
她们前脚走,老太太把丫丫又骂了,连带着史玉清,史玉清默默听着抱着孩子回了屋,看着丫丫想要说,可当看到孩子伸出小手把手里握得已经发粘的糖递到她嘴边让她吃时,到了嘴边的训及咽了下去。
算了,像三嫂说得,过两天熟悉了就好了。
史玉清有些犯愁,可熟悉几天三哥三嫂又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