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墨世平也不会抱怨,成人之美亦是一种乐趣。更何况,随着齐清风走了几天,墨世平看山看水虽是依旧是山是水,但心里却多了份小小的宁静。这一路来,他偶尔在闲暇之余,看着青山会愣会神,发会儿呆,心里琢磨的不再是即将来临的宗门试炼,宇文澈水的四境之约,林氏两兄弟的算计等等这些苦恼之事,而是不自觉的想一想他好久没尝过的糖葫芦串的滋味,酸甜酸甜的,不过还是甜要多一些的。自别离大鳖镇后,墨世平心里头还是第一次如此轻松。
少年的肩头自卸下箩筐后,又挑起了更沉重的担子。出了大鳖山,入了青螺镇,拜了御灵宗,去了猿啼山。每过一处,少年的担子里便会添些东西。猴儿酿,游侠儿,四境之争,欠下的一大笔人情等等。这一些,都是墨世平闲暇之余,记不起糖葫芦滋味的缘由。但这一趟落雁镇之行,墨世平却走得不算沉重,步子格外轻挑,眉间褪去了些少年郎不该有的愁苦之色。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墨世平便觉得先贤此言说的对极了。一开始时,先贤归纳出的道理,放到恒远之后的后世也还是一样启人深思。世间道理是讲不完的,举一反三,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繁琐,圣贤之书也由此越来越多,这是好事。归根结底,最基础的道理才是框架。后人读了之后深有感触,便拿起笔,添添补补,越写越多。
墨世平年少时读的书不算多,但其中关于最基础圣贤道理的书,读了不少。小小的大鳖镇书摊子便能买到,世间各地的书摊子都能买到,而且不贵,几个铜板罢了。能有这般景象,游走世间四大洲的老儒生功不可没。第一本归纳了圣贤道理的书,是他亲手写出的。而后如雨后春笋般,百多年光景,人族的读书种子便一个个冒出脑袋,洋洋洒洒,世间形形色色的各类书籍,都枯木逢春般的拼命生根发芽。谁能想到,百年多前,世间读书的种子几乎快断绝了。那时候年轻的老儒生却一直坚持着,不讲道理只讲拳头的人族,即便赢了妖族一次,但最终会满盘皆输。以至于他被不少人讥笑为不会修行便去作什么狗屁道德文章的虚伪书生,所幸有一个来自太平山的老道人相信了他,而从老道人手里接过烂摊子的雷帝也相信了他。
这一路上,王富贵可没那么好的耐心,他已经不止一次小声嘟囔了,嫌弃他们一行五人走的也忒慢了些。而齐清风每每听闻,便笑着告罪一声,说自己到底不是修行者,气力上跟不上他们哩。不过,齐清风嘴上告罪,可举止上,依旧是不急不缓,一点儿也没赶路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