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这个答案之后,李如松心中得怨气和阴霾,是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满满得憧憬。
不过二人并未就这个问题深入讨论,并且适当的保持距离,有些事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不过李如松已经是迫不及待,他先是去到法院处理完手续问题,然后就直接去军营,并且打算将家都搬到军营里面去,他要立刻练兵,火器部队得纪律性是非常重要的,可不是挥舞着大刀冲上去自由发挥。
然而,火器只能说让大明军事更上一层楼,粮食始终是一切的基础,不管是战争,还是商业,没有粮食去谈战争,那就是纯粹的耍流氓。
从这一点来说,文官们追求的修生养息,也不是没有道理,朝廷的粮食储备就这么多,打一场大战就差不多了,接下来就得增税,当然是能不打则不打。
在潞王府以北的有着十亩田地,与其它耕地不一样得是,其它田地都已经是一片青绿,而这十亩地几乎还是光秃秃的,只有两小方田长着绿苗。
而且也见不到躬身农作的农夫,只有一个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带着几个老农蹲在田里面交谈着。
“徐光启。”
听得一声叫喊。
那年轻人回头看去,只见田边站着一对俊男美女,他赶忙起身,来到来到田边,拱手一礼,道:“徐光启见过郭校尉。”
郭淡笑着点点头,问道:“我来这里也有几日,你怎也不去找我?”
徐光启微微一愣,神情显得有些窘迫。
他当然知道郭淡来了卫辉府,但他又不擅于交际,再加上他最近一直都在这里研究番薯的种植,也没有功夫去考虑这些事。
“我只是开个玩笑。”
郭淡哈哈一笑,道:“我花这么多钱在你身上,我当然是希望你一直都待在这里干活,而不是到处去串门。”
顿了下,他又问道:“你这番瓜种得如何?”
提到番瓜,徐光启立刻神色一变,非常严谨道:“目前还是第一次试种,主要是观察关于番瓜的一些习性,还谈不上有什么进展。”
郭淡对于徐光启的态度非常满意,这种研究,就需要严谨,好大喜功就完了,点头笑道:“这是应该的,如农业这种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咱们慢慢来,不用着急。”
徐光启点了下头,又将郭淡请到试验田边上的小农院里面,在路上徐光启又跟他汇报了有关番薯的试种。
因为河南的气候跟吕宋、福建那边还是有很大的